•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1 月 3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天下
    胡锦涛访非洲8国 中国对非投资首重双赢项目
    走进非洲 农业制造业投资机遇难得
    互利共赢投资非洲 中国企业备受欢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互利共赢投资非洲 中国企业备受欢迎
    2007年01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近年来,一些知名中国企业纷纷踏上非洲大陆,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同当地政经界开展友好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赢的成绩。

      中国企业为非培训人才

      在非洲大地,从西往东,由南到北,数不清的新兴地标式建筑从设计到施工都饱含着中国人的心血,很多地方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帮助当地人打水井、建学校、筑公路、铺铁轨、修电站、架桥梁……

      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苏丹国际会议厅自2005年4月正式移交给苏丹政府后,已先后成功举办了非盟和阿盟以及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首脑会议等一系列大型国际会议,为苏丹的会议旅游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华为、中兴和中水电等企业在非洲的拓展也十分引人注目,这些公司为所在非洲国家创造了众多工作机会并提供大量技术培训,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为中国企业在非洲树立了良好口碑。因此,中国企业在非洲所承接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广,形成了良性循环。

      中兴公司进入非洲市场只有10年左右,目前已在南非和安哥拉等国建立了15个培训基地,每年为非洲培训约4500名专业人才。中兴公司还成功地推行了非洲本土化战略———该公司在非洲的1100名员工中,约三分之二是当地人。

      记者在非洲采访期间,当地政府官员交口称赞中国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

      赴非中国青年越来越多

      这些年来,在非洲从事商务活动的中国青年越来越多,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华为和中兴在非洲的中国员工普遍都很年轻,有的毕业后刚参加工作一两个月就来到了非洲。他们都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个个能说英语,新东西学得快,对当地环境适应快,与当地人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这些到非洲闯天下的中国青年说,在海外工作压力更大,责任更大,但舞台也更大,特别是游走在不同文化间,能形成目光远大的国际视野。中兴公司在非洲的高管之一范虎说:“在非洲,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就有机会独立负责一个几千万美元的项目,你想这是什么样的机遇,会带来怎样的成就感?”

      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赵玉军也感慨道,他31岁就出任喀土穆炼油厂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这是非常难得的机遇。

      中国企业在非互利共赢

      描述10年前中方员工在非洲的生活,“艰苦”二字所涵盖的内容让人一言难尽,现在这种状况正在改变。

      尼罗河流经的麦罗维原本荒凉偏僻,但从麦罗维大坝动工时起,中国公司就提出了“认真工作,快乐生活”的口号,保证每间宿舍都有电视和淋浴,还开辟了篮球场、卡拉OK室、茶室、棋室和台球室等休闲娱乐场所。工地上还有一所由1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院,为2000多名当地员工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非洲多位政府高官或企业高管表示,中国公司的工程质量丝毫不亚于西方公司,但成本却低得多。中国公司进入非洲使当地节省了可观的建设资金,也使当地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以往为西方国家所不愿问津的偏远农村建设获得了新进展,国家基础设施面貌大有改观。中国企业到非洲发展,形成了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