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证券
  • 6:信息披露
  • 7:金融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海外
  • 11:专版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专版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互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投资基金
  • C6:海外
  • C7:数据
  • C8:人物
  • C9:钱沿周刊
  • C10:钱沿周刊·互动
  • C11:钱沿周刊·专版
  • C12:钱沿周刊·产品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2007 年 2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3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3版:艺术财经
    精准判断是拍卖运营之道
    王沂东: 写实画派当吸收与传承共进
    2006年度艺术家
    艺术品拍卖价格对行业的影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精准判断是拍卖运营之道
    2007年02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姜长城

      

      2006年的秋拍中,北京匡时推出的“般若光辉—中国古代佛教文物”专场以71%的成交率给出了5898万的成交额;而“中国古代瓷玉工艺品”专场创造了8405万的成交额。作为刚刚成立两年的拍卖公司,匡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精良的专业团队建构

      “匡时是新的,但匡时的核心团队都是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人员,在专业能力、从业经验、业内口碑来说不输于任何一家拍卖公司,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会依托于此继续巩固自己的优势”,董国强如是说。作为主管人员,董国强在中国书画领域、郑健生、赵强在瓷器杂项领域、尤永在油画领域均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和良好口碑。在经营管理上,股东的金融背景保证了资产管理经验在艺术品行业的运用。业务、行政和财务监控三方人员的三管齐下为匡时的战略运营奠定了基础。

      稳妥的业务拓展战略

      匡时的团队建构和业务拓展秉持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准则,将在上海和天津建立办事处,同时海外关系也在稳步拓展。在团队建设方面,目前匡时的职员有来自香港特区和印尼等国家,同时,一些原就职于苏富比和佳士得的高管也成为公司的顾问,使匡时人力资源的构成正日趋国际化,这在国际业务拓展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其力量。

      开拓的魄力和精准的判断

      拍卖公司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的是服务,匡时也将这个作为公司的品牌核心。对于客户来说,最好的服务莫过于拍卖公司的业务人员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委托人和竞买人均希望拍卖公司提供给他们准确的市场信息、趋势判断和艺术品交易相关的专业服务。

      从2006年推出的精彩的“未来的主人翁———70后年轻艺术家专场、10年来首次举办并获得100%成交率的印章专场和让业内津津乐道的佛像专场来看,匡时好像天生就具有提供这些服务所必须的敏感性和专业素质。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最好的莫过于不断有优秀的品牌旗舰的诞生,这对于刺激整个行业的活力和水准提升来说是有益的。起步不久的匡时已经具备了不错的开端,它的进一步发展值得行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