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脱离“钱从那里来”困境不过二十多年,如今世界经济面临的新课题,又把我国经济带入了“钱往哪里去”的困境。
问题是世界经济的走势是好还是坏,如今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对世界经济影响很大的美国经济的评价,经济学界同样答案不一。一是说美国经济景气度不妙,经济还将继续走低,难以保持强劲势头。而且,由于它的不景气,中国经济乃至亚洲经济都会受到牵连;一是世界经济今年势头强劲,美国经济的势头也如此,全球经济仍然处在上升时期。
说到底,以上两种对于世界经济的看法,也可以用人文科学的分类法,一是悲观主义论点;一是乐观主义论点。
最近中国银行朱民先生在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的表述很值得参考,他认为世界经济只是进入中期调整,2007年整体国际经济金融应该是不错的。大家很关注的美国经济住房价格已经触底,就业和消费都很强劲,经济基本上是稳定的;同时欧洲经济很强,去年的数据相当不错,加上亚洲的中国和北亚都不错等等。这无疑是对世界经济唱衰者的挑战。关键是朱民的观点笔者发现另有数据支持。
到底是什么原因在支撑这一切?朱民先生给出的研究结果给人们打开了认识事物的另一扇窗口。他们最新研究发现M2占全球GDP比重112%,占全球流动性比重只有11%,证券化债券占全球GDP比重142%,占全球流动性比重只有13%,今天全球流动性主要来自金融衍生产品,它提供了全球75%的流动性。也就是人们在议论为何银行包括美联储后期对于市场的调控能力越来越有限的直接原因。因为现在货币流通量多与寡的掌控不在银行手里,而是在市场手里。朱民认为这是全世界金融市场结构的根本变化,以致于带来一系列钱往什么地方去的问题?很简单,他的结论和现实一样,第一个是股市、第二是房子、第三是资源,所以去年全世界的股市再创新高,以至于美国经济受益非浅。
如果以上观点和资料站得住脚,那将为我们研究市场和未来经济的调控提供了新思路。经济的发展是伴随人类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每一个时期全球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发展都会对于当时的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消解已经出现异动,也就是已经改变了它对于经济的影响方式,我们就必须改变观察全球经济问题的视角,在传统积淀的知识中增加新的知识元素,才能正确判断经济走势,也才能摆脱对流动性的恐慌,理性应对新的金融形势,否则,我们就真的只能靠抛掷硬币来选择机会,或与新的机遇擦肩而过了。
众所周知,中国加入WTO以后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经济在“钱往哪里去”的问题上也难免脱俗,只是我们的“钱往哪里去”与世界发达国家有着本质的差别,毕竟我们是转型中的国家,经济结构处于调整阶段,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我国的工业结构调整还仰仗资本市场去实现资源配置,甚至借助国际资本市场配置资源,因此具有无形之手功效的股市,要大发展是不用质疑的。眼下人们对于股市热闹微辞不断,恐怕多少有点用短缺的观点看待过剩的市场了。从长远的角度看,解决我国资产过剩需要解剖更多的难题:是货币的问题还财政的问题;是市场机理自身的问题还是调控不当的问题;是人们收入增长没有分享经济增长产生的对财富渴求愿望的释放还是单纯的暴富心态......面对投资者的热情,调控者需要更理性看待市场,冷静灵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