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时事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证券
  • 6:金融
  • 7:专版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产权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互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投资基金
  • C6:海外
  • C7:数据
  • C8:人物
  • C9:钱沿周刊
  • C10:钱沿周刊·热点
  • C11:钱沿周刊·产品
  • C12:钱沿周刊·特稿
  • C13:钱沿周刊·特稿
  • C14:钱沿周刊·专版
  • C15:钱沿周刊·专版
  • C16:钱沿周刊·人物
  • C17:艺术财经
  • C18:艺术财经
  • C19:艺术财经
  • C20:艺术财经
  •  
      2007 年 2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3版:钱沿周刊·特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3版:钱沿周刊·特稿
    个性化定制 产品因需而动
    扬长避短 应对外资私人银行
    中资行: 仅靠“亲民”难胜出
    专家级团队服务 “300万”量级客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扬长避短 应对外资私人银行
    2007年02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资银行对顶级客户的争夺,称得上是“来势汹汹”。仅在去年,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就在上海推出私人银行服务,而渣打银行也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类似服务。

      对此,葛海青直言不讳地表示,国内顶级财富管理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尤其在越来越多的外资财富管理巨头加入后,中资银行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形势。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花旗银行等外资财富管理巨头的最大优势就是其全球资产配置能力,这是包括建行在内的所有中资银行都无法比拟的。因此,中资银行在开拓顶级客户理财业务时,必须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加大在落后领域的投入,尽力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外资竞争对手的差距。

      在葛海青看来,外资私人银行当前的主要“短板”,在于人民币理财产品上的限制以及营业网点的不足。前者方面,由于外资银行至今不能开展本地居民的人民币业务(百万元以上定期存款除外),所以在人民币产品的市场把握能力方面,中资银行占据一定优势;对于后者,中资银行优势更为明显,建行上海财富管理中心的客户在接受理财顾问建议后,无须为办理一项业务再赶到中心,只要提前预约后,即可就近在全市任何一家网点的理财室办理业务,这是外资银行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

      此外,品牌效应也是中资银行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与客户反复接触后,发现他们非常看重客户经理背后‘中国建设银行’这个响亮的品牌,因为客户相信依托于整个国有大银行的服务,其水准是能够有所保证。”葛海青强调。

      但她对竞争中的劣势也毫不避讳,“在与外资财富管理巨头竞争时,包括建行在内的中资银行应该正视自己的弱点,但也不必过分恐慌。”

      投资渠道窄、产品线短,向来是中资银行的软肋,尤其是在离岸业务方面。葛海青表示,建行已经开始逐步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例如收购美银亚洲后,该行在海外投资能力等方面,获得较大发展。而客户若是有在香港开户等需求,也可以通过建行香港分行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