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建业
2006年内蒙古的金融证券工作及资本市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造了上市公司股改、清欠及规范类券商评审等多项全国第一,上市公司累计筹集资金逾两百亿元,并涌现出一批业绩向好、市场表现不俗被投资者看好的上市公司。然而,记者在调查时也不时听到资深人士惋惜的声音:与内蒙古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相比较,内蒙古的资本市场开始落后了。
上市公司的规模和质量,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内蒙古将怎样开动资本市场这台创新型经济的发动机,抢占资本市场博弈的战略制高点呢?本报记者日前对内蒙古政府金融办负责人李国俭进行了专访。
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迅猛,GDP增长多年第一,GDP总量达4800亿元,全国列17位;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列全国第九;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牧业产品加工,生物信息高科技产业),已占到GDP的87%。但内蒙古企业上市未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上市公司数量不升反降,从高峰期的22家减少到18家,先后有4家上市公司或被收购、借壳后迁出内蒙古。2006年内蒙古新股发行也是一片空白,全国有113家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内蒙古是零。李国俭在进行了上述一番比较后坦言,内蒙古的资本市场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股票市值与GDP之比,发达国家在100%以上,美国143%,我国平均50%,沿海发达地区60%至80%,而内蒙古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不过千亿元,仅占全区GDP4800亿元的21%。内蒙古的资产证券化水平显然还很低。”
李国俭指出,事实证明,扶持上市公司发展,不仅能使上市公司本身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能有效带动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此,2006年内蒙古政府也曾不惜动用政府资源甚至是财政补贴来扶持上市公司发展。今年内蒙古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首先要鼓励上市公司要抓紧时机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他还特别提出了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战略:企业符合条件的要争取象包钢集团一样整体上市;整合上下游延伸产业链,鼓励企业开展换股要约收购等形式的购并活动。他同时透露,在适当的时机来完成蒙牛公司的红筹回归。
能否抓住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好时机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已经成为今后各地比拼发展速度的关键一环。李国俭透露,内蒙古政府为了积极推动优势企业上市,已经编制出资本市场发展规划,还将出台税收、土地、项目审批等系列优惠政策。
展望2007年,他向记者例数了一串“保守”的拟上市企业:内蒙古霍林河煤业预计3月上市,随着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内蒙古特弘煤炭集团将尽快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批优质企业如内蒙古福瑞制药、塞飞亚等都将走向资本市场。
“企业上市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谁先上市谁占先机。”针对不少企业对上市的包袱和顾虑,李国俭表示,发展内蒙古的资本市场,需要政府各个部门有明确和统一的认识,在有关资本市场的很多关键问题上加以协调并予以坚定不移的支持;不断扩大包括股市和债市在内的资本市场规模,提升直接融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