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专版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7 年 2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现存的监管硬伤难自愈
    处理庄股后续问题 与惩处庄家同样重要
    不明白吴敬琏 在担忧什么
    GDP增长的困惑:比例失调 结构失衡
    打开中国期货市场全面创新大空间
    中国工资水平比印度落后在哪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GDP增长的困惑:比例失调 结构失衡
    2007年02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从增幅看,第一、三产业均低于GDP的整体增幅;从构成看,二者之和仅占GDP总量的51.3%。按照支出法核算的GDP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经济仍存在着两大矛盾:一是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二是经济的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我们认为,目前政府应当重视并解决两件事情:一是资金价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低估,所以应适时适度加息,增加利息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二是要改革不合理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和二次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工资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张新发

      

      2006年GDP同比增长10.7%,比上一年加快0.3个百分点。那么,在GDP快速增长的背后到底藏有怎样的玄机?不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从国家统计局按生产法核算的GDP数据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构成中占比分别为11.8%(增幅为5.0%)、48.7%(增速为12.5%)和39.5%(增速为10.3%)。从增幅看,第一、三产业均低于GDP的整体增幅;从构成看,二者之和仅占GDP总量的51.3%。

      这一统计数据说明,尽管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和GDP占比在2004年后迅速提高,但在目前“农业利好出尽”之时,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比较脆弱。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问题是要落实好“三农”问题,并把它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抓实抓好,只有巩固了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同样,也说明我们还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2005年中国经济普查之后,修正后的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的比重有了提高,但第三产业所在GDP中占比偏低和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仍值得关注。由于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在政策和体制等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导致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扭曲,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进行相关政策和体制上的改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以改善产业结构,已刻不容缓。

      另外,尽管第二产业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之一,无论是增速还是GDP占比,第二产业增加值连年攀升,并占据了经济总量的近半壁江山。但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增长,在推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对环境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和高新技术的含量,实现制造业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式向集约型、内涵式的转变,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

      如果我们按照支出法核算的GDP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经济仍存在着两大矛盾:一是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二是经济的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

      尽管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按支出法核算的2006年GDP数据,但我们根据历史数据测算,计算出的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分别为43.6%和50.4%,表明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在进一步失调。如果再考虑政府消费增长这一因素,居民消费率下降就更加明显了。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离国际平均水准70%和60%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这表明,投资率迭创新高、最终消费率连年下降,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已成为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的一大特征。

      从长远来看,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会造成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长期不足,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持续偏高的投资率,再加上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还会引发其它结构性问题。另外,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一旦过多的当期投资需求转化为下期的投资供给后又不能为消费所消化,就可能形成产能过剩,进而会导致通货紧缩。再者,投资效率不高也将为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埋下隐患。由此可见,降低投资率,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同样,经济的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也不容忽视。2006年全年外贸顺差为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74%;按当年末汇率折算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额为人民币13862亿元,占GDP的份额为6%,创历年新高。这表明,净出口对GDP的拉动力和贡献率在进一步加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出口部门和外需增长,也折射出了国内需求不足。一旦世界经济遭受严重的外部冲击,经济外部失衡必然会拖累中国经济,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大的起伏。另外,巨额贸易顺差不仅容易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还会容易引起贸易摩擦。这些问题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应当采取更多的有效政策措施,以促进贸易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我们注意到,按收入法核算的GDP等于所有生产要素带来的报酬之和。由2006年经济数据表明,资本、土地、固定资产和政府税收等四大因素产生的价值流量在增速上都是较快的。同时,流动性过剩使得资金价格变得相对便宜,低利率导致了低水平的利息收入,利息增长必定会慢于GDP增长。另外,从劳动力要素产生的报酬(工资)以及对比历年数据来看,工资和居民收入增长慢于GDP增长已成为一种“常态”。这一事实表明,广大国民未能充分分享宏观经济成长的成果,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已延续了相当一个时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政府应当重视并解决两件事情:一是资金价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低估,所以应适时适度加息,增加利息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二是要改革不合理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和二次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工资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此举不仅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贫富分化,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