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其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进一步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作用。”在近日公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央行在述及货币政策趋势时,首度做出了这样的表述。专家表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缓解贸易顺差过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措施和步骤,今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将较去年有所加大,但是并不能寄予太多希望于人民币升值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将汇率的作用提上报告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去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也曾表示,“适当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独特作用”。但是这一次,汇率的作用又被进一步强调。联系今年初人民币汇率加快升值的步伐,人民币汇率是否将在未来政策调控中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再次成为市场猜测的一个话题。
汇率具价格引导作用
“从本质上看,人民币汇率就是一个价格信号。”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谈儒勇指出,它可以作为杠杆,帮助经济运行进行调整。
事实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将担负更重的经济调节任务的猜测从去年开始就持续存在。而今年初商务部表示减少贸易顺差是今年的首要工作之后,市场对于人民币将加快升值的预测就更加坚定。
申银万国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梁福涛指出,从理论上讲,在贸易顺差过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作为反映货币供求的价格指标,应当往平衡的方向调整,即适当升值。而在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于贸易的调控作用也会相应显现。
汇率不可单打独斗
但是在肯定汇率对于总量平衡、尤其是高额贸易顺差具有调节作用的同时,专家也指出,并不能靠人民币升值“单打独斗”来解决问题。
“对于人民币升值解决国际收支失衡,不要寄予太多的希望,”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指出,人民币汇率实际水平的变化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只有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才是缓解经济运行中部分问题的必要措施和步骤。
梁福涛认为,从汇率机制上看,2007年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应该加强,这样有助于发挥人民币升值缓解贸易顺差的作用。
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本周三在中国政府网进行在线访谈时则表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要用一揽子政策措施,“如果仅用汇率,它的负面影响比较大”。
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增加进口、鼓励用汇,这些都是易纲所提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中的组合拳措施。“只有依靠综合因素的作用,才能帮助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彭兴韵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