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业内人士据此数据分析,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被基本排除。
粮价上涨成为最近几个月来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力。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粮价同比上涨了6.9%,去年11月份,粮价上涨了4.7%,而去年3月份粮价涨幅仅为0.9%。
今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2.2%的涨幅,仍比去年全年水平高出0.7个百分点,比去年1月份高出0.3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0%,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
从主要消费品看,1月份,我国粮价同比上涨6.9%,油脂价格上涨16.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8%;鲜菜价格下降11.9%,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9%,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1%。
自去年12月份CPI涨幅升至2.8%后,市场对加息的预期日趋提高。而我国1月份CPI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温和增长似乎减轻了央行加息的压力。
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日前在中国政府网与网民交流时称,目前我国的利率水平和经济其他变量是合适的,是否需要变动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他说,央行会密切关注包括CPI在内的多种物价指数,同时也会观察经济的总体情况,比如投资、市场和价格的变化情况,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要变动。
从中可以看出,加息不仅取决于通货膨胀还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中国历次宏观调控中,投资的重要性可能都要远远大于通胀,由于2006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尤其是12月份投资增速已经回落至13.8%,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货币政策的目的不是推高资产价格,而是要打破资产泡沫,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在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被基本排除,而继续采取其他货币政策,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还是有可能”。业内专家说。
相关报道详见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