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再度掀起调价旋风,风暴中心直指中成药品,从本月15日起,上千种中成药剂型将开始执行新药价。
昨日,发改委发布的调价令显示,此次调价是近年来出台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中成药价格调整方案,主要是临床使用较多,份额较大的中成药内科用药,共涉及1000多个具体剂型规格品。除廉价药品价格维持不动以外,其他约70%的剂型规格品价格进行了下调,平均降价幅度15%,最大降价幅度达到81%。按照2006年市场销售金额匡算,预计降价金额50亿元左右。
50亿元销售额的减少,榜上有名的十数家中成药上市公司是否会很受伤?券商研究员否认了这一担忧,认为上市公司不仅将受惠“优质优价”,还将行业竞争中获取更大市场空间。
中成药仍受政策扶持
尽管此次内科用药的70%都在降价范围之内,但研究员却依然乐观认为,在“降价”已成医药行业今后常态的背景之下,中成药此次的平均降幅明显低于其他药品,受国家政策扶持的导向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只是,在西药经过多次降价以后,部分药品利润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相比之下中成药毛利水平却相对较高,被列入降价范围也在业界预期之中。
海通证券研究员贺菊颖表示,在药店药品的消费结构中,作为我国医学精粹的中药,仍然拥有较稳定的市场和消费群体,根据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的统计,目前中国有非处方药产品4400 多个,其中大多数为中成药,由于中成药原料大多属于农副产品,市场波动性较大,近年来一些中药材价格上涨较多,为扶持和促进中药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各方面的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降低中成药价格时考虑了上述因素,在降价幅度上适当予以控制。
12家上市公司获优待
尽管调价令涉及到廉价药品之外的几乎所有中成药品种,但药价调整已不仅仅是“降价”概念,少数质量和信誉好的企业,将获得“优质优价”待遇。
记者手中拿到的此次详细调价目录中,药价有降有升体现得格外明显。此次调价目录一共两份,其中,“中成药内科用药最高零售价格表”中罗列了700余种(类)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而在“中成药内科用药优质优价最高零售价表”中,却更为详细罗列了260多个种(类)药品将享受到“优质优价”,同时,60多家制药企业被明确列为此次受益对象。
在对主要中成药品种调价前后的价格进行对比后记者发现,经此次调整,享受“优质优价”企业的实际药价未跌反升。以常用药牛黄解毒片(10片)为例,调价前每板价格为1.1元,降价后,一般企业的最高零售价限定为0.84元,降幅为23.6%,然而,享受“优质优价”的北京同仁堂却仍将能够维持1.1元的零售价格。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大活络丸(3.5g*6丸),每盒药价可以由原来的27元涨至34.80元,同时,其他公司却须降至17.40元。
贺菊颖表示,此次调整中,白云山、京新药业、同仁堂、中新药业、紫鑫药业等12家上市公司旗下的13家制药生产企业,都将成为“优质公民”,受惠品种则主要为感冒清胶囊、牛黄解毒片、大活络丸、复方益肝灵片等常用药品,尽管还无法对各个上市公司的影响程度加以测算,但上市公司受到的降价影响相对不大,且竞争优势明显。
品牌优势将更加突出
中成药降价后,如何压缩成本将是企业面临的头号难题。
与西药成本降价空间大相比,中成药的原材料及辅料近年却一直处于上涨之中,尽管中新药业、天士力、同仁堂、白云山等公司已纷纷建立起自己的药材种植基地,但原材料成本降低空间依然不大,而对于夹在原材料价涨、药品零售价降之中的中小企业而言,生存压力将最为严峻。
东方证券研究员徐军表示,随着今年中成药业优胜劣汰趋势加剧,一些小企业利润率低,将被迫退出市场,其空出的市场份额将由大企业分享。贺菊颖也提出,大企业不仅有规模优势,且掌握着受到一定保护的重点中药品种,而资金规模小、品种差的中小企业将在激烈竞争中被挤压出局。由于我国中药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医药市场价格竞争非常激烈,此次中成药降价措施出台无疑将进一步激化这些同质品种的市场竞争。
“与其关注哪个子行业更具投资价值,不如淡化行业概念,将关注点转移至行业中拥有品牌和营销优势的中成药品生产企业上来。”光大证券研究员袁璐提醒投资者,应关注生产治疗常见病和大病种药品的企业,具有品牌优势和强大营销能力企业,以及具有药品创新能力的企业,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天士力、同仁堂等的品牌优势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