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专版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海外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两会特别报道
    专家解析两会财经热点话题
    委员提案勾画公司债市场发展路径
    两会民生热点前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专家解析两会财经热点话题
    2007年03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资料图
      2007年会否出台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成为百姓关注的一大热点 资料图
      □本报两会报道组

      

      两会前夕,本报与中国证券网联合推出“2007年两会,您最关注什么”的调查。调查表明,如何应对流动性过剩局面、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如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07年会否出台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等问题,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强烈关注。

      为此,本报两会报道组对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请其就上述热点话题做出解析。

      流动性过剩:

      如何应对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外部失衡”导致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使得贸易盈余迅速上升;另一方面,投资相对于消费的过快增长也使得“内部失衡”难以消除,因而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直接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流动性过剩局面的出现。

      一些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格局仍将延续。

      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撰文指出:“流动性过剩给整个经济和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表现为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和以石油、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

      流动性过剩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不容小视。中国人民银行2月9日发布的200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对冲过剩流动性仍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将不得不继续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过多的局面。

      多位专家指出,资本市场正是吸收过剩流动性的重要渠道。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也将资本市场利用流动性过剩的机遇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并提出要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具有第一流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以有效地将国内资金和国际资本转化为强大的实体经济。

      金融调控:

      防范资产价格过快上涨

      2006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10.7%,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已经成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左小蕾认为,预计今年两会将涉及如何加快我国金融体系改革、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等话题,温家宝总理日前发表题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文章便是一个信号。温总理在文章中强调,金融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调控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7年人民币可能持续升值,而这就意味着人民币计价资产价值将上升,从而导致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上升。“资产价格泡沫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会很快就破,但是要防范泡沫积累到不能控制,演变为危机,今年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要进一步做好金融体系改革,以应对国内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左小蕾说。

      左小蕾向记者强调,今后宏观调控应该成为我国经济管理中的常规性动作,要加大调控频率,做预期调控而不是事后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汇率改革:进一步增强弹性

      央行2006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6年,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2006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8087元/美元,比年初升值2615点,升值幅度为3.35%。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联动关系明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达7.8087元/美元,最低为8.0705元/美元。2006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共有243个交易日,其中人民币汇率有135个交易日升值、108个交易日贬值。

      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单日最大升值幅度为124点,单日最大贬值幅度为203点,日均波幅为40个基点,较汇改以来至2005年末日均波幅17个基点明显扩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坚持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增强汇率弹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分析指出,当人民币汇率具有了更大程度的波动幅度后,就能使汇率环境更为市场化,从而增加资本流入的不确定性,有利于遏制非贸易性的投机资本的流入,有利于控制资产价格泡沫的积累。

      房产调控:落实政策是关键

      2007年,房价上涨会否得到控制,政府是否还会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注定成为两会财经热点话题。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房地产调控将更着力于落实2006年出台的政策。该负责人表示,2006年出台了不少房地产调控措施,但一些地方房价依然上涨较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落实政策“打折扣”,因此新的一年中,如何落实政策是关键问题。

      “供不应求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格局,这恰恰是房价上涨过快,以及房地产开发热的根源所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主任张立群认为。

      他说,2007年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难于迅速改观。“要改变这一局面,调控政策需要‘两手抓’,既要稳定需求,又要改善供给。”

      张立群特别强调在基本住房制度建设方面(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既要严格购房者准入门槛,又制定硬性的落实性规定,以保证资金、土地等到位。

      “稳定房价的四大政策措施,一是加大住房供应力度,二是努力调控住房需求,三是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四是继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向记者表示,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讲话,已经预示着2007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导向。

      国企改革:加快资产重组

      国企改革问题成为今年两会财经热点话题之一。国资研究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白津夫认为,以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改革任务。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就要集聚企业的核心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做大主业、做强优势。 国资委对所监管的国有企业和资产进行整合与重组,是其作为出资人应尽的职责,也是出于战略竞争需要的主动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加快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形成“四个集中”,即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国有经济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

      这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推动国有企业间特别是国资委所监管的国有企业间的并购为主,按业务相近、优势互补、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比较优势最大化的方向,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式进行重组;第二层次是面向市场,公开出售国有资产,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定的方式进行公开转让;第三层次是企业集团内部的结构调整,从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结构调整的空间相当大,任务也相当重;第四层次是推动合资重组和跨国并购。国有企业重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是要加大合资重组的力度,推动有条件的大企业跨国并购,真正实现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

      对外贸易:促进收支平衡

      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增速达24%,贸易顺差也创下了177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对记者表示,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日益扩大,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如何扩大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今年两会的关注热点。

      “当然外贸顺差还只是一个阶段性问题,目前已经带来了宏观调控的压力,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我国对外经济中需要长期关注并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相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的讨论、建议都将为我国政府日后制定具体的外贸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赵晋平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来自各地的两会代表、委员还将关注有关吸引外资的情况,特别是“两税合一”将成为热点。

      “毕竟这是涉及我国利用外资全局的大事,从全局来看,‘两税合一’标志着我国吸引外资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有利于我国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隆国强说。

      个税改革:更加关注民生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出台,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合并,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2006年,涉及税收的新政策、新措施频频出台,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多方面影响。今年两会,税收政策方面还将出现哪些热点话题呢?

      “本次两会,最引人注目的将是担负着内外企业所得税并轨重任的《企业所得税法》了。”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林双林教授表示,“两税合并”会降低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率,这与国际趋势相一致,有利于提高内资企业的竞争力。

      自2003年开始,以“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为总体原则的新一轮税改拉开帷幕,许多重要的税制改革不断推进,除了企业所得税改革之外,有关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方面的改革动态以及前进方向,也将在两会期间引起热议。

      对于广大公众来讲,可能更为关心的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说,目前我国个税制度存在的缺陷是个人收入中的扣除因素考虑不够,现在国家强调民生问题,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金额时,有必要将家庭负担的养老、大病、教育等支出扣除出去,相信两会期间将能听到这方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