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新闻
  • 6: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上证研究院
    费尔德斯坦引领全美第一研究团队
    首批海归经济学家 与民国财政研究
    经济增长关键动因迷雾重重
    善待民企 消除诸多不公平
    ■多声道
    “执本秉中” 变鱼肉为刀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批海归经济学家 与民国财政研究
    2007年03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梁 捷

      

      在研读上世纪初期经济学资料的时候,我发觉一个特别的现象,那时几乎所有知名经济学家都钻研过财政问题,发表过相关专著。原因无他,“财政学”一直是我国古代的“主流经济学”,要控制中国这样大国的政权,赋税体系、货币制度等一系列财政核心问题,总是最关键的。

      一些西方经济制度在晚清慢慢传入国内,比如现代企业形式、国际贸易规则等,可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金融发展衍生产物:银行和国债。随着西方几代经济学者对赋税和货币性质的研究逐渐深入,有识之士开始总结反思中国的财政体制。历史上,中国有很多次财政失败的教训,这也成为我们认识西方经济学的直接入口。传教士李提摩太曾在《万国公报》上编译连载《泰西新史揽要》,后来结集出版,堪称严复翻译《天演论》和《原富》之前影响最大的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其中涉及经济学的部分,主要就是介绍西方的经济体制和基本财政制度。

      20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在中国发轫,发展势头惊人。而中国经济卷入世界经济,货币本位体制又多次摇动,造成经济震荡,于是报纸上充斥着讨论财政问题的文章。当时还没有权威的经济学者,有识之士都可以各抒己见。不光梁启超、章士钊这样的学者名流利用媒体摇旗呐喊,就连工商大亨荣德生也写过一册《理财刍议》,自费印刷数百册四处传布,用个人经验为国家财政出谋划策。

      民国初年出洋去学经济的学生,带着急需解决的中国经济问题去海外寻求新知,他们日后大都成了出色的中国经济学人才,在中国财政改革中作用甚巨。

      陈焕章是第一个在美国拿到经济学博士的中国人。他所著《孔门理财学》严格来说应该属于思想史和经济伦理学范畴,但其中大量篇幅讨论中国传统的财政政策。中国向无个人主义经济学传统,一切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国家利益。陈焕章的开创性思考表明,要发展中国本土的经济学,就一定要整理回顾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践,许多特殊的经济政策远在欧美经济学家视野之外。比如“厘金”制度,至今仍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陈焕章之后,有两位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的工作值得一提。一位是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首的马寅初,另一位是当年清华大学经济系主任陈岱孙。马寅初在哥伦比亚大学拿的学位,博士论文是《纽约市的财政》。陈岱孙稍后在哈佛大学拿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麻省地方政府开支与人口密度的关系》。毕竟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哈佛大学在麻省,两人如此选择都有资料获取上的考虑。

      而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都是在美国研究当地的财政制度,学成之后则迅速归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改造国内的财政制度。两人的博士论文都在美国获得极高评价,不过显然他们自己对纯粹学术上的贡献并不是很在意。两人看重的是,用现代方法研究美国财政获得美国人的肯定,那样用于中国实践才算可靠。

      财政改革对于民国时期的中国是个火烧眉毛的问题。毕竟美国财政制度已经运行多年,渐渐成型稳定,而中国的财政制度正处于设计的关键时期。马寅初选择同时给学生、买办和政府官员上课,传播基本财政理念。陈岱孙则在学院里专心研究,更低调一些。据说有一次陈岱孙开财政学的课,考试题目只有一道,“假如我是财政部长”。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陈的思想关怀。陈岱孙对自己研究的要求极高,曾经收集了国内外无数财政基本资料,准备精心写一本论述中国财政问题的大书,可惜毁于日军战火,令他痛心不已,无力续写。

      耶鲁毕业的何廉也有着类似的想法。他是著名经济学家费雪的嫡传弟子。费雪对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的研究至今仍被认为经典。可是何廉回到国内,创办南开经济学系,教授的却是财政学。何在他的回忆录里说,当时也有一些教授照搬国外最新教材,在课堂上大谈经济周期、金融市场什么的。可是中国尚没有系统性的工业,更没有规范性的金融市场,学生凭空想象那些东西,又能学得几成?所以这些潮流很快过去,但何廉为南开奠定的搜集统计资料、实证分析财政政策的学风长期保留了下来。

      在财政学领域,还有一位哈佛毕业生卫挺生。他读的就是财政专业,与陈寅恪、吴宓、梅光迪等人交往甚密。回国以后,卫曾做过大学老师,参与组织了“中国经济学会”,也做过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秘书。从1928年起,卫挺生开始担任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实实在在地开始影响中国财政政策。卫挺生先后著有《财政改造》、《南美三强利用外资兴国事例》、《中国今日之财政》等书。抗战爆发,卫挺生又撰写《战时财政》等书,尽一个财政专家最大力量维持财政局面。

      抗战之后,卫挺生去了我国台湾,转而研究“徐福东渡”这样的文化问题。何廉去美国讲授“中国经济问题”课程。马寅初和陈岱孙也先后放弃了财政学的研究。中国财政学研究的高潮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