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新闻
  • 6: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特别报道
    董文标:民生银行尚未递交赴港上市申请
    财经人物谈热点
    从第1号提案看廉租房政策走向
    马蔚华: 应允许中资商业银行 综合化经营
    “国计”要以“民生”为基础
    郭树清: 今年新增贷款 不会高于去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计”要以“民生”为基础
    2007年03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周俊生

      

      日前,《新华每日电讯》在头版报道,从江西来到北京打工的一位餐馆女服务员向记者说:“马上要开两会了,记者同志,你们能不能帮我们打听打听,我们啥时候也能涨工资啊?”

      这位服务员说的话缺少了专家们常操持的经济学术语,但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她关注着两会,她希望两会能够给每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带来切实的好处,“涨工资”,正是她的一个热望。用这几天媒体常见的一个热门词语来解读她的这句话,可以认为她代表的正是“民生”的期待。

      两会关系着中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走向,也承载着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后,党和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到了很高的位置,看病贵、房价高、就业难……这些看似“一地鸡毛”的琐屑小事,却关系到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个普通家庭,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的办公会议上。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务实作风。正是从这点来说,两会已经不再是政治家们的“卡拉OK”,而成了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

      两会是讨论国家大事的,但国家大事不是空中楼阁,所谓“国计民生”,“国计”与“民生”并重,“国计”要以“民生”为基础。中国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积累的一些社会矛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无止境地拖延下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不是一句空话,正是需要从解决发生在人民群众中的些微小事做起的。

      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甘肃省与群众一起过节,他在与农民群众谈到中央政策时恳切地说:“这些政策,你们说好,我们就继续办;你们说还不行,我们就改进。”两会正是这样一个让大家对中央政策评头论足的场所,虽然并不是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能进入人民大会堂议论国是,但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努力,普通老百姓的意志有成为政府决策依据的可能。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一次会议,就能把所有的民生问题都圆满解决,但在全社会有了这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气氛以后,老百姓的福祉就有了盼头。“民生”祥和,“国计”也就有了“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