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股市现状,如何建立一个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这是近日参加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中国股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2006年,中国股市一改先前连续4年的低迷状况,股指持续上扬,屡创新高。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不少投资者入市,基金销售空前火热。
市场数据显示,2006年末上证综指收盘于2675点,比上年末上涨130%,超过历史最高点;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8.9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倍。
“股市由熊转牛,这是一个显著变化。”全国人大代表、萍乡矿业集团原董事长徐绍芳认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是市场发生转折的一个原因。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捷认为,股市红火也与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关,一些上市公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证券监管机构连下猛药清理长期未解决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这些因素促使了股市走好。
股市中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也相比过去发生了较大变化:到2006年末,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已逼近100亿美元;基金得到快速发展,总数达到301只,2006年新增83只。
股市涨跌中各方扮演什么角色
股市自有运行规律,“多空”利益双方时刻存在,也因此导致股市时涨时跌。股指今年2月27日站稳3000点后,次日便出现了10年来最大跌幅,近千只股票跌停,第三日又反弹约4%。
在一个健康的股市中,正常情况下,市场参与各方既不能对股市上扬盲目乐观,也不应该对股市下跌而惊慌失措。
“不波动,就不叫股市。”全国人大代表赵鹏说,“我是这么看,中国股市能够在波动中逐渐成熟,按照市场的规律,逐渐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投资者由此也趋向平常心。”
任捷代表认为,今后主管部门在监管股市时,也应尽量让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减少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让股票市场稳步发展。
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如果不计后果的投资,必然会导致风险的加剧。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说,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新入市的股民,应该要依据企业价值分析来投资,最大程度上避免投资风险。
对基金公司而言,也应端正过去的投资眼光,探索在迅速增大的基金规模下如何搞好投资,降低投资风险,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如何让股市真正成为“晴雨表”
股市,往往有一国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如何让中国股市成熟理性,真正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实现良好互动,代表委员们为此纷纷建言献策。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虽然当前股市已发生积极变化,但未来发展任务依然艰巨。今后需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建设,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监管,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加大透明度,夯实股市发展的基础,促使股市稳步发展。
赵鹏代表建议,监管部门要加大对过度投机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对于谣言、传闻,有关部门要通过适当方式进行澄清。要加强对中小散户的宣传教育,培养长远的投资理念。任捷代表说,健全的监管制度、经营稳健的上市公司、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以及理性投资的股民,这是打造健康股市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