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近野
在拍卖网站Ebay上,经常会有一些商品的标题之下有这样的字眼:“Make no payments for 3 months”,即是说购买这些商品时,可以在收货后三个月内再行付款———这笔由Paypal提供的贷款并无利息,不过仅限于申请了Paypal Plus信用卡的顾客在Ebay上第一笔50美元以上的购物。这个信贷项目具有多重特性:既像在分期付款制度出现前就流行已久的赊账制,又有信用卡时代的典型风格。而实际上,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如此细究下去。我们这些现代顾客对此早已熟视无睹,完全把它当作生活的本来面目。是的,人人都在把筹划按揭购房看成是年轻人走向理性规划生活的第一步时,消费信贷在现代社会中仿佛已经没有被专门提出讨论的必要了。
社会史研究者伦德尔·卡尔德则在《融资美国梦———消费信贷文化史》一书中提醒人们:关于分期付款、信用卡等消费信贷的争论一直伴随着它们本身的诞生与发展历程。“失去的经济美德”神话———以往人们节俭生活,而现在人们享受在前———还潜在地影响着大众对消费信贷的思考。富足文化击败原有的匮乏文化,可能不是一种绝对胜利,伦德尔通过对消费信贷历史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从20世纪80年代晚期开始,伦德尔的消费信贷研究持续了长达十年。起初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觉得消费信贷史无非就是50年代信用卡出现后,享乐主义击败传统经济伦理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现代消费信贷制度的确立是在1915-1940年间,在这段时期内,分期付款方式和新型零售商、小额贷款机构等信贷来源均得以兴起。伦德尔概括说:“大量的新信贷机构使用新的放款方式,将越来越多的货币借给越来越多的人,以便为新的消费种类提供资金。”而随着消费信贷规模的剧增,长期对消费信贷怀有歧视的社会观念终于在消费信贷行业以及众多研究者的合力推动下改变了。
伦德尔在本书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当“失去的经济美德”神话告诉人们“消费信贷令生活方式急剧变革并造成代际的鸿沟”时,他发现了贯穿不同时代经济生活的连续性———在从美国早期移民到现代都市居民的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特性并没有因消费信贷的兴起而消失,———首先,债务并非现代消费信贷的特产,作为重要的家庭财务策略它早就存在;其次,在消费信贷成为主流的社会里,财务上的自我克制仍然存在,这足以说明消费文化并非仅仅是享乐主义,它有其自身的限制与控制机制,而最有效的机制之一就是消费信贷。
这一研究更具体的意义,则是叙述了个人的角色在消费文化与消费信贷发展的历史中如何被改变。最初,消费信贷的顾客们被认为是收入低下,需要救助的下层阶级,到了现代消费信贷制度膨胀的时代,他们以“消费者”的名义扬眉吐气,价值被社会认可。那么今日的消费者们能否从这一回顾中获得益处呢?至少对中国城市中的众多消费者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兴起不过十余年时间,九十年代后期,不少媒体还在解释“按揭”两字的含义,但社会几乎以天上一日人间千年的速度变化着,今日,如果有谁以现金全款购房,很可能会被视为山西煤老板。本来,我们中国人不仅也有传统的理财伦理,而且几乎持续到八十年代,但就在瞬间,连当初用于传播新观念的故事“美国老太与中国老太”都再也无人提及了。在观念变局中迅速现代化的一代人,有没有机会仔细审视自己对于消费与财务的思维呢?换句话说,在进入消费主义与消费信贷两大力量之间被拉来扯去的那个角色之前,在“啃老”贷款购房之前,在用消费信贷把自己此后二十年或者更长的道路都限定下来之前,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虽然伦德尔并没有去着力去明示消费文化与消费信贷被日益接受的动力所在,但人们知道,那正是长期的经济增长前景,美国梦始终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毫无疑问,当代中国城市的消费者建立自己的财务计划时所依赖的基础,也正是长期、有力的经济增长预期,只不过至今没有人将其明确地称为“中国梦”,这也许是阅读本书后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