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
发生在2月27日的中国股市“黑色星期二”,上海和深圳A股市场都暴跌了9%左右。与此同时,全球股市那一天居然跌势如潮,尤其是美国股市创下了“9·11”以来最大跌幅,三大指数均重挫3%以上。为此,不少分析人士便将这次全球范围内股市下跌归因于中国因素,并以此来证明中国股市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过,就本人观察来看,A股的“蝴蝶效应”更多是对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一种反映。
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莫说是经济总量如此之大的中国所发生的经济事件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就是任何一个小国发生的经济事件也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最早出现在泰国,然后才蔓延到其他地区和国家,并对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时代,网络信息十分发达,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瞬间就可以传播到另一地方。因此,一国金融市场上的任何信息变化也就很容易会传播到另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中。但是,这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最为重要的是,从目前全球金融市场来看,国际上几大投资银行的触角已伸到了各国金融市场中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国际大投资银行也就很容易通过其内部渠道将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中所发生的微小变化在瞬间传递到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中。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国际大投资银行还以各种方式在左右或主导着全球各个金融市场。试想,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金融市场发生什么事情岂能不会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传播?特别是那些完全自由开放的金融市场更会如此。
可以说,无论是投资理念和投资工具,还是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基本上是由这些国际大投资银行所主导的。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这些国际大投资银行在国际投资市场中的影响可谓是无所不在。比如,早几年它们做多大宗商品(如石油期货),国际市场中大宗商品价格就持续上涨。从这个角度分析,国际金融市场上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可以为这些国际大投资银行提供获利的大好时机,这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借助于偶然事件让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以此观察,A股市场所发生的震荡事件对近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也就不那么大了。
另外,从国际金融市场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来看,2月27日美国股市之所以会遭受重创,其主要原因并不是什么中国因素所为,而是对美国本身的一些重要经济指标表现不理想的一种市场反应或结果。从最近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1月份耐用品订单大幅下跌7.8%,降幅远远逊于预期,以及此前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警告美国经济将可能在今年年末陷于衰退等。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炒家随时都会借助这些信息让已升幅不小的美国股市下跌。还有,就全球其他股市来说,近一年来,有不少国家及地区的股市上涨幅度已经不少了。比如,我国香港股市在2006年已上涨了5000多点,上涨幅度超过了30%以上。这些国家及地区的股市指数随时都可能会调整,只不过是发生什么事件及在什么时机会引发股指调整而已。因此,全球股市借A股下跌向下调整是十分正常的,并非是什么中国因素所为。也就是说,无论从经济实力及股市表现来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影响全球市场的这种能力。
我们应当从十分平常的一个角度来看待A股波动引起全球股市的震荡影响。一般来说,价格波动是一种市场常态,也是市场价格机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市场为什么会引起价格的大涨大跌呢?这主要是与市场交易的物品有关。对消费品来说,由于该产品的价格基本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但市场供求关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那么其价格大幅波动可能是比较小的,除非出现了市场不可预料的特别事件发生。
但是,对投资品来说,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因为,投资品价格往往与市场的预期密切相关,还有投资者的贪婪和恐惧等基本特征,这些因素决定了投资品价格往往是与投资者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既然投资品价格与投资者心理状态有关,那么投资者心理的波动也就很容易会影响股市的价格波动。比如,在投资市场上,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必然会使得后来的投资者不断地模仿别人都在做的事情。别人买进,他也买进。别人卖出,他也卖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市场的力量是乐观或贪婪的,那么市场就会持续繁荣;反之,如果这种力量是悲观或恐惧的,那么市场就会发生逆转。而且,在市场繁荣的时候,由于股票价格一直在上升,这个市场中没有一个输家,每一个人都是市场赢家。这时,投资者也都会忘记以往市场发生崩溃时的惨痛教训。但当市场发生逆转时,投资者的恐惧就会迅速放大。这样,股市的大涨大跌也就十分平常了。
总之,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不是那样强大,中国股市更是刚刚从衰退中苏醒过来,它要走的路还很远。与国际金融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决不可过高估计中国股市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与作用,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规划如何发展中国股市和壮大中国股市。只有这样,中国股市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