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滨海新区发展进程中不寻常的一年。
国家“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务院对天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三个重量级文件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滨海新区到处涌动着开发开放的热潮。渤海产业基金、OTC市场筹建、大飞机项目……这些吸引眼球的字眼占据了财经媒体的报道。
天津市戴相龙市长此前在天津市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用一连串数字对滨海去年的成绩做了注解:
2006年,新区生产总值1960.5亿元,增长20.2%,财政收入380亿元,增长31.7%。开发区、保税区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2.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95万标准箱。滨海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77万人次,增长26.1%。
过去的一年中,在这些数字不断增长叠加的进程,也是天津滨海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不断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的进程。
200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内面积最大的东疆保税港区;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开始启动;全国第一只大型产业投资基金———总量为200亿元、首期已募集60.8亿元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外汇管理、土地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还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升国际航运功能,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力加强宜居生态城区建设。
———坚持高水平集约化建设,引进和启动了一批重大项目,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及配套项目开工建设。
———现代制造基地实力进一步增强,电子通信、石油开采、汽车制造、冶金及高档金属制品等支柱产业快速增长,移动电话生产能力突破8000万部、汽车超过20万辆、无缝钢管产量近200万吨。
———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提速,开发区西区、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滨海高新区建设加快,极大地推动了新区开发开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等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项目实现研发转化,绿色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民航科技等新兴科技产业的能力加快聚集。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国家级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天津港集装箱和散货物流中心等建设提速,口岸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预计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55亿吨,集装箱590万标箱;天津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均增长20%以上。对外开放门户作用进一步显现,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提升。
———对外合作取得新的突破,与国家部委、大企业集团、研究院所、大学在科技、交通、能源等方面签订的一系列合作协议正加快实施。与北京、河北、山东、辽宁等省市的联系与合作得到加强。
“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戴相龙如是说。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滨海新区 浦东新区
绝对值 ±% 绝对值 ±%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960.49 20.2 2365.33 13.4
第一产业 亿元 7.51 0.9 5.88 -5.1
第二产业 亿元 1370.77 24.4 1194.47 12.1
第三产业 亿元 582.21 11.5 1164.98 15.0
2、全部工业总产量(现价) 亿元 5200.52 31.3 4759.95 13.3
3、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864.29 24.7 659.97 -4.8
第一产业 亿元 2.08 2.0
第二产业 亿元 504.34 19.2 139.65 -3.7
第三产业 亿元 357.87 33.4 520.32 -5.2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13.83 16.5 400.02 13.1
5、出口总值 亿美元 226.20 22.5 444.72 19.5
6、直接利用外资合同数 个 500 -20.0 1446 -16.6
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 亿美元 61.80 24.0 48.43 -14.3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金额 亿美元 33.45 31.1 32.20 3.5
数据来源:滨海新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