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作客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两会报网互动第一演播室,畅谈两税合一带来的变化,从中透析出的投资机遇。
两税合一时机成熟何在
主持人:此次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两税合一时机目前已经成熟,表现在什么地方?
王志乐:改革开放多年来,国内企业界三大主力军都出现了重要变化。一个方面是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方面进步非常大,已经高度市场化,竞争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这段时间里也成长起来,上市公司中出现了一大批民营企业。第三方面是外资企业,实力也大大加强,特别是入世五年,这五年是外资投资最多的五年,实际到位的外资总量占中国改革开放28年来吸引实际到位总外资的44%。现在中国企业这三大方面军在工业产值上已各占1/3。这个时候中国经济最需要的是这三大方面军公平、公开、充分的竞争,这样对中国经济最有利。两税合一就是要为这三大方面军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杨志勇:现在推行两税合一正是时机,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从大局来讲,两税合并后政府的税收有可能减少,但现在政府已具有相应的承担能力。最重要的是,我国从1995年就开始研究两税合一了,很多企业已经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应对准备,所以整体上来说现在已经是时机了。
吸引外资从政策转向市场
主持人:以后中国吸引外资的优惠会体现在什么地方?
王志乐:这个问题很多外商也提出了,他们说是不是中国不需要外资了。首先中国是欢迎外资的,特别是现在外资仍然是中国发展所需要的。今后外资的发挥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希望外资能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外资企业特别是那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在节能、降耗、减排,在再生能源、循环经济上做的是相当不错的。我们是要引导外资既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发挥作用,还要他们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发挥作用。
只是我们过去引导外资主要是靠优惠政策来引导,今后走向可能是以市场来引导和促进了。这是一个转变,这个转变我认为在国际上是通行的。目前中国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市场本身吸引外资的作用就很强了。
从政策上来说,并不是没有优惠政策,从商务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来说还是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中西部地区、研究开发项目、服务业外包等都有优惠,此外中国还在制定新的优惠政策欢迎外资。
主持人:其实这些跨国企业适应能力还挺强的,它只会积极去适应而不会打退堂鼓。
杨志勇:两税合并的宗旨之一,就在于不再区分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从事某个行业就一视同仁的享受相同政策。例如,两税合并对国内金融业是个利好,这在近一段时间的股市中也得到体现,但对相同的外资金融机构可能也是利好,所以在相同的规则下,更有利于两者的竞争,相信外资企业是会积极运用的。
内外资企业均应充分利用两税合并
主持人:两税合并后,国有大企业集团是否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内资民营企业影响如何?
王志乐:从行业产业来说还是有区别,据我所知,现有的这些国家鼓励的产业或者国家非常愿意发展的装备工业也好,还有像能源这些产业,这些企业的实际税负并不比外资企业高,他们本身就有一些产业的优惠,所以这次调整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利好。我倒是觉得怎么样利用好这次“两税合一”,这对内资和外资企业都是一个挑战。内资企业不要以为这个政策一调整我们就可以和人家竞争了,要清醒地来判断。
主持人: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还需要哪些配套的措施?
杨志勇:企业所得税法是专业性非常强的税法,肯定需要一个相应的实施条例。比如在解决优惠政策的过渡期问题上,就涉及很复杂的事项。其次从税法本身来说,原来的内资企业纳税的时候主要是以独立核算为主的,现在可能全部都要转向法人来纳税,由此会涉及到纳税地点的转变,这对于不同地方政府的利益可会受到影响,也需要认真考虑。此外还有一些资产的税务处理,比如固定资产或者资产损失,都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套措施。
(视频详情请点击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