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广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财经要闻
    CPI涨幅加快 紧缩预期再度降临
    建设领域3年清欠计划基本完成
    天津将设专项资金鼓励在津开航线
    我国贸易顺差为何屡创新高
    前2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13.04%
    北京个人集资合作建房首战失利
    首部“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CPI涨幅加快 紧缩预期再度降临
    2007年03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在粮价上涨和春节因素影响下,2月份CPI涨幅加快 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7%,增速快于1月的2.2%,略低于2006年12月的2.8%。至此,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2%的平台上。今年全年调控目标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以内。

      此前一天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也显示,2月份信贷增长高达4138亿元,同比多增2647亿元。专家表示,作为影响央行加息决策的主要指标,这两项数据的同步上行都成为支持加息的理由。

      □本报记者 薛黎

      

      2月份CPI的走高,粮价上涨和春节因素影响显著。从具体数据来看,2月份我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农村则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非食品价格上涨1%;消费品价格上涨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涨幅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剔除食品之后的非食品价格上涨1%,涨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马青认为,扣除粮价及春节消费影响后,核心CPI还是相对稳定的,与过去几个月情况相似。2月份,与春节消费密切相关的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了15.4%,鲜蛋价格上涨了3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了1.8%、文娱费价格上涨了3%,旅游价格上涨了6.5%。

      马青认为全年CPI将温和上涨2%,因为今年将是通胀与通缩压力并存的一年,通胀压力主要来自我国资源价格的改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后使得物价有上升压力。通缩压力一方面来自人民币汇率继续上升,进口商品价格被压低;另一方面是大量产能释放出来后,对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

      “在目前巨额贸易顺差导致大量外汇流入、货币供应增速较快、信贷抬头、CPI加速增长的形势下,我们相信货币紧缩政策很有必要,至于具体形式则视其他数据显示的情况而定。”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

      马青则告诉记者,未来不排除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将是央行首选。

      “我认为央行会继续针对流动性过剩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华林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刘勘也指出,目前央行的主要任务在于控制流动性过剩,而流动性过剩主要仍是外部经济失衡造成,若央行过早加息,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再现,推动国内资产价格上升,造成经济过热,反而令通胀出现上升。

      ■记者观察

      央行加息条件已具备?

      □本报记者 秦媛娜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林朝晖表示,2.7%的CPI增速处于此前市场预期的上端,表明通胀压力仍然处在相对高位,成为支持加息的一个重要理由。而本周一,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曾表示,设法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性对于央行来讲,是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

      “投资、信贷、物价一直是决定央行利率政策的三大指标。”申银万国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指出,2月份信贷投放再创历史新高,信贷增长率也连续三个月走高,这增加了采取新的紧缩政策的必要性。他认为,“目前是升息的最佳时机”。

      前日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138亿元,同比多增2647亿元,而今年前两个月新增信贷规模已高达981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可以说,加息的条件已经具备。”林朝晖指出,目前市场还要等待投资数据的出炉,“如果投资数据也比较高,那么加息的弦会绷得更紧。”

      但是李慧勇预测,如果新的投资增长率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话,央行选择利率工具进行调控的时机也可能延后。

      虽然三大指标中的信贷和CPI数据都成为支持加息的理由,却也有反向指标在发出矛盾信号。与金融统计数据同日发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显示,2月份PPI的同比增速为2.6%,明显低于今年1月的3.3%和去年12月3.1%。

      同时,为了维持中美利差、防止热钱过快流入也被市场认为是不支持央行加息的要素。对此林朝晖指出,对于加息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担忧是长期存在的,但是目前央行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在于防止通胀压力和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等方面,“不可能因为考虑人民币汇率因素就让利率一直保持不动。”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虽然有关加息的分析到现在为止还只是“纸上谈兵”,但是市场却已经在此强烈预期的影响下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反应。自从上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发行的1年期央票利率结束多周持平走势,突兀地出现4个基点的涨幅之后,昨日的1400亿元1年期央票利率再度走高近4个基点,达到2.8701%。市场人士指出,除了央票发行规模较大是导致利率攀升的一个因素,市场对于央行后续可能采取加息等紧缩性政策的预期也是一大原因。

      ■投行观点

      雷曼兄弟:2月份CPI同比增幅较1月份及市场预期的升幅为高,不过数据跳升主要是由于农历新年在2月,导致食品、旅游及娱乐价格上升,这种上升只是暂时性的。

      央行不会只基于2月份的数据而加息,估计会再观察1个月,确认CPI升幅、银行贷款及M2货币供应高于预期的增速是否持续。预期第二季度央行可能开始加息。

      考虑到2月份的贸易顺差较预期强劲,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因此一轮紧缩措施即将推出,包括降低贸易顺差的政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贷款窗口指导。

      汇丰银行:2月CPI同比升幅高于1月,主要是农历新年的因素所致,但较市场预期为低,也保持在央行3%的目标内。

      食品价格自去年11月上升已推高CPI,今年2月食品价格上升6%,1月上升5%,相信这是推动CPI增长的动力,估计未来数月,CPI仍保持在2%至3%的增长幅度。

      估计央行的政策不会因为食品价格上升而有所改变,会继续观察通胀数据的走势。仅是CPI数据不会引发央行政策的改变,但1月至2月新增贷款超过预期,这或会引发央行在未来数星期内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甚至是调高存款及贷款利率。

      高盛:食品价格上涨成为2月份CPI上升的主要因素。不过,2月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升幅放缓至2.6%,1月份为3.3%,较低的原油价格及其他商品价格可能是其中一个导致数据放缓的主要原因。

      高盛维持今年一季度之后CPI趋势将会向下的预测。不过,如果货币扩张继续维持现时的加速步伐,则将对下半年的通胀带来新一轮压力。

      (秦媛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