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公司巡礼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热点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产品
  • D8:钱沿周刊·广角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基金一周
    ◆基金·数字
    S双汇复牌对基金金鑫影响几何
    一季度新基金扩容同比增两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季度新基金扩容同比增两倍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Morningstar晨星(中国)王君言

      

      新基金扩容积配型居主流

      回放

      即将进入3月下旬,截至目前2007年已设立13只新基金,其中3只为“封转开”设立的,一季度的总募集资产已超过千亿,而去年第一季度新设立的11只基金总募集资产为395亿。据此推算,今年一季度新基金的募集规模将达去年同期的3倍之上,市场扩容速度今非昔比。

      点评

      按照晨星的分类,去年一季度设立的11只基金有6只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股票型或积极配置型),1只短债型和4只货币市场基金。而今年设立的13只开放式基金除银河银信添利外,其余全是积极配置型基金。从新基金募集规模看,去年6只股票基金的平均设立规模仅有16.61亿元,远远小于货币型51.27亿和债券型89.77亿的平均规模。而今年设立的12只积极配置型基金平均设立资产已超过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0%以上,而今年债券基金的募集规模为24.5亿,仅达到去年同期的27.29%。

      LOF基金有望扩容

      回放

      在2007年6月前到期的13只封闭式基金已全部公布“封转开”方案,近半数管理人即6只基金在提交的方案中都欲转型为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

      点评

      目前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LOF基金数量不足20只,如果此批封闭式基金可以成功转型,将会使二级市场上LOF基金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得到迅速增长。而在国际市场上未形成潮流的LOF基金很可能在不断扩张之后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

      “封转开”提前赎回制约转向

      回放

      在一些基金2006年12月前公布的“封转开”方案中,由于管理人在筹备“封转开”方案时很难确定集中申购后投资人的认可程度,使其大都针对原持有人拟定了一些较为严格的提前赎回惩罚条款。如基金兴业和景业,其中兴业的最高赎回费率达到5%。

      点评

      自去年年底开始,新基金市场募集形势一直高温不退,管理人也消除了“封转开”之后基金规模不足的担忧。此后公布的10只“封转开”方案都没有高费率的提前赎回制约,但多数方案中对于长期支持该基金的老持有人承诺了份额补偿计划。

      基金合并大门重启

      回放

      在众多“封转开”方案中,同属于鹏华旗下的基金普润和普华由于存续期相差20天,两只基金 “封转开”方案拟定也几乎一模一样,并同时召开持有人大会。

      点评

      根据3月16日持有人大会的表决结果,这两只转型后都名为鹏华优质治理的基金可能合并。基金合并事件在2002年之前封闭式基金市场整合时有发生,近5年来却未有先例。基金普润和基金普华很可能借着“封转开”的东风,重新开启基金合并的大门。

      分红赎回产生利息归投资人

      回放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关于2006年度证券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年度报告编制及审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令要求基金公司不得将暂存于以公司名义开立的各类账户中的投资者赎回款、登记系统未确认的认购款等资金孳生的利息或利差计入公司收入。同时,《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在年度财务报表中应单独设立“风险准备计提及使用情况”。

      点评

      晨星认为,此前一些基金的具体行为使执行日和到账日之间产生的利息一直在归属问题上存有暧昧,此次证监会明确将基金分红赎回产生的利息归投资人所有,表明监管层正在从多方面﹑各层次出发,进一步维护持有人利益。而证监会要求各公司“风险准备计提及使用情况”的明朗披露,将会使各个基金公司在弥补持有人利益非正当损失方面做得更加透明,这也为市场再次增添一个衡量和评价基金公司的标准。

      监管层引导新基金发行

      回放

      有部分媒体报道,监管部门虽一直忙于审批新基金,但对新产品发行也有了一些具体建议。“例如发行规模不超过百亿份,增加风险提示函,这两点在目前发行的新基金中都已遵循。此外,修订前端费率的计算方法也在建议之中。”

      点评

      此报道出来后,市场豁然开朗,进一步解释了为何近期发行的新基金几乎各个拟定了发行上限,且大多集中在90亿而非190亿。看来近期新基金规模得到良好控制的局面,一方面是管理人认识的变化,而另一方面更要归于监管的引导。

      管理层推动投资人教育

      回放

      为督促基金公司落实此前颁布的《关于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的通知》,中国证监会基金部日前发文,要求各基金公司于3月19日前报送2007年度投资者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通知指出,近期部分基金公司已经积极开展工作,结合自身特点,综合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材料、户外广告等多种宣传方式进行投资者教育。为了督促各公司更好地贯彻落实有关通知精神,结合近期基金市场的特点和要求,切实有效开展投资者教育,要求各公司在3月19日前向有关部门报送2007年度投资者教育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点评

      晨星认为,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基金募集形势日渐乐观,且参与者多数为散户。对于之前缺乏理财观念且对基金知识欠缺深入了解的普通投资人而言,他们参与基金的热情多为“羊群效应”的催化,这种只见浪头未见潮的参与不只对持有人本身有一定的危害,对整体市场而言也存在极大的隐患。向来追涨杀跌是国内投资人的一大特点,如果市场再有宽幅下行调整,不排除部分理财观念盲目、申购基金仅凭一时冲动的持有人会因为恐慌而率先撤资。一旦基金的赎回举动再次形成“羊群效应”就会对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

      如何让投资人树立正确的理财观一直是各方积极探索的问题,此次管理层再次督促基金公司落实投资人教育的行动,其本身意义深远。此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基金知识普及运动一旦形成气候,不仅可以使国民的理财观念再上层楼,而且有利于及时规避市场盲动的风险。

      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增传闻

      回放

      基金业内人士透露,在征求了境内基金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的意见之后,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政策有望年内放行。在具体的施行上,将先由管理层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再分布实施,采取试点的可能性更大,其中北京和广东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准备工作最为充分。至于具体的激励措施,有关人士表示,更可能采取期权期股的方式而不是原股东直接让出股份的方式,只有在基金业绩增长、基金公司效益增加的情况下,管理团队和基金公司员工才能分到股权。

      点评

      晨星认为,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频繁更迭的现象,稳定投资管理团队。此外,基金公司股权激励与投资人才的基金份额激励也有所不同,基金经理拥有股权后能否做到与持有人利益一致,还取决于其所在公司是否将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在国外,不少资产管理公司要求高管人员特别是基金经理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并将其作为考核基金经理诚信度的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