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公司巡礼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热点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产品
  • D8:钱沿周刊·广角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上证研究院
    保尔森笑容后面藏着金融博弈
    70年前, 托尼在华研究农村
    工具岂能当结论
    温和加息: 中国央行不愿引起市场震荡
    次级贷款风险不大会波及美整体经济
    ■多声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温和加息: 中国央行不愿引起市场震荡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徐千惠

      

      上周末,中国央行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水平。那么,未来中国是否还会继续提高利率?相信这是一个市场关心的问题。

      其实,不仅目前中国在关注加息,全球各国也都在热议和关注加息。我们注意到,在牵引全球利率水平变动影响中,美元利率是否会变化是一个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在未来12个月中,美联储是否会调高利率水平或加息的幅度会多少?

      让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一般而言,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会上会讨论是否要加息。从目前来看,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加息,这似乎已无悬念。问题是加息的幅度。按照笔者和绝大部分市场参与者预期,今后美联储将会上调联邦基准利率50个基点,即加息幅度为0.5%。

      这可能是一个合理的加息幅度。因为,如果美联储加息幅度超过50个基点,势必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尤其是,在如今美国经济是否会面临衰退的巨大争议中,美联储不愿意因加息幅度过大而引起市场震荡。另外,目前市场或许还没有考虑加息将会对美国国债价格波动产生的市场影响,其实美国国债价格变动的市场影响可能更加深远。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从目前来看,在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中国会继续维持美元利率和人民币利率之间相对固定的利差。除非未来美元利率快速上升,否则中国央行将不会改变现行的货币政策。

      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次中国央行加息之前,中国政府已采取了提高一些投资高增长产业借贷成本的一系列间接调控手段。譬如,通过行政手段来提高了一些过热产业的借贷成本。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在提高企业借贷成本方面已领先于美国一步。笔者认为,中国政府所采取的间接调控手段是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政策效果也在逐步体现。

      由此可见,相对而言,市场对人民币加息前景的不确定性较小。也就是说,鉴于目前中国已采取的一系列间接调控措施已逐渐显效,预计中国央行在人民币加息问题上依然会采取相对谨慎和温和的态度。尽管我们需要继续观察未来美联储的加息动向,但这不妨碍我们预期中国央行不会大幅调升利率水平。就如同美联储一样,中国央行也不愿看到因人民币加息会对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产生大震荡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