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公司巡礼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热点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产品
  • D8:钱沿周刊·广角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财富人生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财富人生
    从别针到别墅有多远?
    追逐阳光下的财富
    卓越TFG女人的财富之魂(续)
    财富, 往往在人情味淡的地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别针到别墅有多远?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晓晖

      

      前段时间一个“用别针换别墅”的故事吸引了不少眼球,后来证明是个骗局,在交换的过程中作了弊。目的无非是想吸引眼球,年轻人犯点小错误,比起贪污、腐败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值得研究的倒是这种心理,换啊换,别针就能变成别墅?

      如果单纯从数学上分析,倒也并非不可能,假设一个别针一毛钱,一个别墅呢?就算500万元吧,增值不过5000万倍,如果每换一次增值5%,不过需要366次交换,依靠复利的神奇力量就能把别针换成别墅,实现5000万倍的增值;如果每换一次增值10%,仅仅需要186次交换,别针就能换成别墅。

      这个思路也可以用在炒股上,一毛钱起家,专做ST股票,366个涨停板,或者10%的涨停板,来上186个,资产规模就达到500万元了;当然没有哪一位会傻到从一毛钱起家,就算从一万元起家,经过366个5%或者186个10%,乖乖不得了,资产规模就达到5000亿元了!真不少呀,咱求人帮着算了一下,5000亿元!咱比那个林园可牛多了,咱才是中国股神呢!不,咱比巴菲特的资产还多得多,咱才是世界股神!然后怎么花呢?前段时间不是有个嘉实基金在全国人民那里募集了419亿吗?咱整他12个!看看谁厉害!

      数学上是可行的,逻辑上是荒谬的。所以说,信着算,没穷汉。当初赶英超美也是这么算的!算完了就挨饿!

      从资产增值上看,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如果从交易的角度看,同样站不住脚,每次注定要赢利的交换不啻是下面的逻辑:

      如果全国十三亿人每人给我一分钱,我就能有1300万元,俨然千万富翁了;如果每人给我一毛钱,我就有1.3亿元,就是亿万富翁了;如果每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有13亿元了。

      问题是,人家凭什么给你钱,是该你的还是欠你的?

      最初的喜剧从炒得沸反盈天到最终以闹剧收场,其原因是深层次的,那就是人需要一个梦想,从草根到大树,希望一步实现,一步登天。

      这两年草根的辉煌故事,大概是超女、易中天、郭德纲。但仔细想想,似乎人家都不是一下子实现的。

      超女要练歌,要设计形象,要拉票。虽然超女也有一点中彩票大奖的味道,但毕竟人家要承担风险,钱花出去了,短信数量上不去,怎么办?那不是把钱往水里扔么?失败的例子不是没有呀。

      易中天火得很,“如日中天”几乎变成了“如易中天”。一时间,举国尽说易中天。但易中天早就是根底深厚,思想深邃的学者、看看他的著作,就知道人家读了多少书,反正笔者几辈子也读不了那么多书。

      郭德纲更不用说了,现在看人家德云社一票难求了,可当初几十个演员对着一个观众说相声,当初十冬腊月大雪纷飞,大栅栏儿街上连条狗都没有,演员们站在剧场门口打着快板往里叫人。现在一票难求,当初可是一客难求呀!

      草根是可以长成大树的,但要有耐心,付出时间和辛苦,还要经受风雨,承担被暴风骤雨折断的风险。于是,被这些代价吓怕了,就想搭一条彩虹直接上天,这就有点滑稽了,像是侯宝林相声里的那个醉鬼,把手电一开,以为顺着光柱就能爬上去!

      还想起了安徒生的童话《老头子总是对的》,说的是在遥远的中国有一个老农牵着一匹好马,后来想到有牛就能喝到牛奶了,于是跟人家交换,把马换成了牛;后来又换成了驴;想到家里如果有了羊,老婆不仅可以挤羊奶,还可以织羊毛衣服,于是把驴换成了一只羊;再后来换成了一只鸡,最后换了一口袋烂苹果,只因为邻居曾经嘲笑他“你家穷得连一个烂苹果都没有”。这回有了满满一袋子,回家以后,老伴不仅没有埋怨他,还非常高兴,因为老伴坚信,“老头子总是对的”。

      外国人写中国人还是隔着一层,按照中国人的逻辑,老伴不会因此和老头子离婚,依然会死心塌地地跟着老头子过日子,但几句“挨千刀的”,或者“老不死的”,总是要骂的。中国人是用“恨”来表达“爱”的。

      我想说的是,大多数交换是这个样子的,不会每次都增值5%或者10%,那不是交换,那是在奶牛场给奶牛挤奶呢。

      再说个泼冷水的事儿吧,一年多的大牛市,资产翻了一倍的不在少数,但千万不要这样想,一年翻一倍,十年就赚1000倍,二十年就赚100万倍。如果这么算算术,那就是脑子里有了泡沫,这最可怕。股市里有泡沫未必赔钱,但如果脑子里有了泡沫,一定赔钱。

      回过头来说吧,别针换别墅的故事不可怕,也算不上啥丑闻,可怕的是隐藏在后面的浮躁与虚荣,导演的,演员的,也包括看客的。究竟是始作俑者被嘲弄了,还是始作俑者嘲弄了世界呢?

      摇啊摇,可以摇到外婆桥,但换啊换,别针不可能换成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