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公司巡礼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热点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产品
  • D8:钱沿周刊·广角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12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pdf
     
     
      | D12版:艺术财经
    看展览,请价格退场!
    所谓“中国特色”
    艺术市场中的买家系列二———民营机构
    祁志龙“先知先觉”与“大器晚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祁志龙“先知先觉”与“大器晚成”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邱家和

      

      纽约苏富比春拍在即,记者在现在画廊上海站的开幕式上巧遇祁志龙,有幸与画家作了一番深入的长谈,正好可以帮我们更深地理解他的拍卖纪录。

      据祁志龙介绍,他从1992年开始接触当代艺术,最初的尝试,就是《消费形象》系列,当时流行歌曲以重唱“东方红”等红色歌曲为时髦,使他敏锐地感觉到方兴未艾的消费主义大潮,正把传统的意识形态娱乐化。他当时预感到,消费文化是解构主流意识形态最有力的力量。他的作品可谓“先知先觉”,所以当时栗宪庭一看到祁志龙的作品,立刻就给予高度的评价。

      虽然一直得到栗宪庭的肯定,但是祁志龙在拍卖场上却阴差阳错,直到2006年才受到重视。他回忆,1992年栗宪庭一看到他的作品就连说遗憾,刚刚错过了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征集。他又马上推荐给正在筹备著名的“后89”大展的香港汉雅轩的张颂仁。张颂仁买走了他的一张《消费形象》的三联画,可是却并没有放进展览,理由正是画家可以表现的创意———广告味太浓!由于这个系列两年后停了下来,他觉得自己被人渐渐遗忘了。

      令他时来运转的,实际是2005年瑞士著名收藏家乌利.希克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麻将》,在展览图录上,希克收藏的《中国姑娘》被选作封面,也被选上了美术馆的巨幅招贴。他相信,纽约去年的“首拍”选用他的作品,这有很大的关系。巧的是,纽约上拍的那张作品,就是当年被张颂仁买走的三联画,只是拍卖会上只出现了其中的一张。想不到拍卖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爆出高价,从此更一发不可收拾。和那些在“后89”大展中就声名远扬的同辈画家比,祁志龙可谓“大器晚成”。而当他在2006年猛然蹿红后,他又强烈地意识到,要好好考虑、好好画画,要对市场负责。也许,他更不会有令人意外的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