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公司巡礼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版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专版
  • D5:专版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产权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国寿高层否认已收购中诚信托
    “三法两规”为银保股权合作已留出口
    平安前两月保费收入171亿
    盈科民安开展关联代理交易
    加息提升保险业回报率 国寿平安受益颇丰
    长江养老保险整体接盘尚存悬念
    银保合作仍属粗放式 格局酝酿质变
    国寿联手广发行探路银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长江养老保险整体接盘尚存悬念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黄蕾

      

      “到2007年底,上海企业年金将完成整体移交工作,意味着社保机构正式退出年金运营舞台。”一位消息灵通人士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至于具体移交模式及移交对象,目前仍是未知数,要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文件下来后才知晓。”

      据可靠消息称,业界极为关心的上海企业年金的总体规模约有150亿元。而该人士口中所提及的“文件”,则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于4月上旬发布的关于企业年金过渡移交过程的相关政策。“前不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刚刚召集各地方社保机构相关负责人,商讨企业年金移交的具体操作。等相关文件一发布,移交模式即清晰可见。”该人士告诉记者。

      企业年金转制的大概思路为: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34号文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接收新的企业年金计划,新建立的企业年金计划要由具备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颁布前建立的企业年金计划,要在2007年底之前移交给具备资格的机构管理运营。在过渡期内,合同到期的投资项目,要按《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执行,不得再投向禁止的领域。

      据记者多方了解,目前上海企业年金账户已基本冻结、等待移交,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做好移交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年金账目、梳理移交程序等。“正式移交之后,社保机构的角色将由运动员、裁判员转换为监督员。”

      就近期媒体关于“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等政府部门正牵头数家大型企业组建长江养老保险公司”的报道,一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他称,“前不久,相关部门已经召集了宝钢、太保等长江养老的目标股东开会,商讨筹建事宜。”据他所说,上海对企业年金的移交思路或将是:旧账交给长江养老保险公司做,新的企业年金则完全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太平养老、平安养老等具备资格的都可参与其中。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家待筹的养老保险公司整体接盘企业年金业务的说法值得商榷,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明确企业年金要市场化运营的前提下,究竟交给谁来接管企业年金,并不是简单由一方说了算的。在企业年金走市场化经营路线的大背景下,企业在选择由谁来管理它的年金上也有话语权。”

      对于业界关于“大型企业集团主导下的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恐难脱政府控制权”的担忧,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主任郝演苏教授认为,这样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不过,不能单凭“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建”这点来判断这家养老保险公司就不是“市场化的产物”,“如果它顺利拿到牌照和资格认可,它就可以与现有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一起参与竞争。”

      据记者最新了解到的信息,长江养老保险公司目前仍处申报阶段,由于这种由多家大型企业共同参与管理企业年金的做法在国内尚属空白,预计在审批程序上较为繁琐,能否赶在今年年底企业年金移交前完成组建,尚存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