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公司巡礼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版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专版
  • D5:专版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产权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 场
    外地投资者占港股交易额42%
    忽悠券商借壳 “黑嘴”遭立案稽查
    陕西9公司涉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
    破天荒!50ETF昨天振幅高达15.31%
    江作良回避审核恒星科技发行申请
    加大造谣者的“作恶成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加大造谣者的“作恶成本”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叶展

      

      创造者是伟大的,但创造谣言者却是卑劣的。如果造谣的目的是为了骗取无辜者的血汗钱,那等待他的就不仅仅是道德的谴责,还可能是法律的利剑。

      从去年以来,类似于“××券商借壳××公司”的传言满天飞舞,借助互联网,造谣者别有用心地将一个又一个子虚乌有的谎言幻化成美丽的肥皂泡,诱骗不明真相者。随之而来的,是若干股票的大起大落,千万股民的莫名损失。

      造谣者总以为,为了获取暴利,昧良心说瞎话又有何干?他们也许会窃喜一时,但公义终将显现力量。现在,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会让他们懂得,信口开河的代价是多么惨痛。

      在证券市场中,信息就是财富。正缘于此,监管部门才一再要求信息披露要合规、透明、公平。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证券市场更需要激浊扬清。此次查处“黑嘴”,正是加大造谣者“作恶成本”,还证券市场一个公道的有力之举。

      不义之财不可取,希望那些企图通过谣言来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人看到前车之鉴,就此闭嘴。也希望投资者们擦亮眼睛,不要再为谣言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