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特别报道
  • 7:公司巡礼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版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专版
  • D5:专版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产权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焦点
    加息首日不见“抽血”效应 股市汇市齐现“红色星期一”
    应战流动性 需攻防兼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加息首日不见“抽血”效应 股市汇市齐现“红色星期一”
    2007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机构认为,下一阶段市场热点将从垃圾股重组行情回到大蓝筹股行情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张大伟 制图
      

      昨天是央行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后的首个交易日,但中国股市并未过多地受到这一“利空”影响,上证综指再度站稳3000点整数关口。同样受加息影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昨天以7.7351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而在银行、保险、债券等其他金融领域,由于早有预期,加息第一天市场的反应也相对平静。

      市场人士认为,虽然央行加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市的资金供给量,但由于处于历史高位附近的股市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加息缩小了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利差,会导致更多国际“热钱”流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加息对市场资金的分流作用。

      股市

      蓝筹“王者归来”

      股市再演逆转好戏

      □本报记者 许少业

      

      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地重复。加息的“靴子”落地后,沪深大盘低开高走,再演逆转好戏,之前久攻不克的沪市3000点大关,也被多方顺利地拿下。这一切,似乎都是加息给了市场主力最后洗盘的契机。

      金融股率先“空翻多”

      但历史毕竟不会简单地重复。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昨天银行股为首的金融股板块率先“空翻多”,成为推动大盘强劲反弹的主导力量。尽管许多机构认为加息对银行股的影响是中性偏积极,但这并不足以构成银行股大幅走强的动力。因此,更大的动力其实来自两税合并的利好支持以及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公布。分析人士指出,两税合并让银行股为首的大蓝筹未来的业绩增长更具爆发力,从而降低目前的估值风险;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公布则意味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为期不远,这就让同样占据沪深300指数重要地位的银行股重新引起各路资金的关注。

      从盘面上也可以发现,金融板块整体表现活跃,如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S深发展、中国银行、中国人寿等,总体涨幅大都超过5%;其次,参股金融企业(如参股银行、券商或期货公司)或持有其它上市公司股权的个股继续受到市场的追捧。由于银行股占上证综指的权重超过40%,直接导致上证综指的涨幅远大于深证成指的涨幅,前者昨天涨幅为2.87%,后者涨幅仅有1.59%。而昨天上证50指数的涨幅高达3.25%,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也有2.12%。

      蓝筹股接过“大旗”

      从资金流向来看,上证50指数昨天成交金额为33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大了约2成,占沪市成交金额的比重约为35%;沪深300指数昨天成交金额为729亿元,约占两市合计成交的50%。从上述数字也可看出,昨天市场资金明显向大盘蓝筹股板块迅速集结。

      而从整个行情的发展脉络来看,支撑此轮行情的几大主要因素目前均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首先从资金面上看,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整个市场资金过剩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在资本市场上,储蓄资金进入股市的势头短期之内也不会因为加息因素而出现逆转,因此整个市场资金推动型牛市也有望延续。其次,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已是铁板钉钉,许多机构预测,如果按照2007年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估算,目前两市A股的动态平均市盈率很可能只有20多倍,那么,估值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三是股改这一伟大的制度性变革使得股东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股权激励以及大股东关注市值变动等等因素都可能使得上市公司的业绩存在爆发的可能性。

      当然,从昨天的资金流向也可以发现,同样是3000点关口,市场的“风向”已经悄然改变,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对“泡沫”的争论少了。一些机构的观点认为,从下一阶段行情的节奏来看,缺乏实质性题材支撑的低价垃圾股重组行情将告一段落,而市场主导资金将从游资重新回到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市场热点也将从垃圾股重组行情回到大蓝筹股行情。

      散户:以加仓迎接加息

      □本报记者 屈红燕

      

      记者昨日在深圳多家营业部了解到,随着加息上周末尘埃落定,此前一直轻仓等待消息明朗的小股民昨日开始大幅加仓,加息在他们看来更多意味着短期利空出尽,其入市抢筹心态明显。

      “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以前因为加息预期的压制,大盘难以真正放手上涨,现在加息明朗让利空出尽,后期将会有一波上涨行情。”招商证券深圳振华路营业部中户室一位老股民侃侃而谈。他介绍说,在昨天早盘跌幅较深的时候,他将仓位由从前的40%提升到了70%,而且买入的股票多为前期涨幅受到压制的大盘蓝筹,相信加息明朗和股指期货推出将给大盘蓝筹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一位在春节后才入市的新股民坦言:“在周末加息消息出来之后,我就在网上著名的论坛上查看各种反应,发现持利空出尽观点的人比较多。再加上我在的证券公司也及时发来研究报告,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

      深圳的诸多营业部昨日依然迎来流水般前来开户的投资者。招商证券深圳振华路营业部高级投资顾问钟芬表示,她所接触到的股民大多并不认为加息是利空,而是纷纷在早盘下跌时大幅抢进,在长期牛市氛围下,每一次大跌都是建仓机会。

      类似的声音也在国信证券红岭中路、联合证券振兴二路等营业部听到。这些颇有准备的小股民并未机械地按照教科书条例去解读加息,而是充分收集了各方资讯和以前加息之后市场的反应,判断此次加息可能成为推动股市重上3000点的催化剂。

      汇市

      有效突破7.74 人民币再创新高

      □本报记者 秦媛娜

      

      加息举措的出台给外汇市场中人民币的升值势头带来了利好消息,人民币汇率昨日以7.7351元的中间价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市场人士指出,加息将造成中美之间利差的缩窄,这将吸引更多套利资金的流入,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推动人民币的继续升值。

      昨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于7.7351元,较前一交易收盘价下跌39个基点。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再次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其今年的累计升值幅度也已经达到0.933%,接近1%。

      人民币此番创下新高,距离上一次在3月8日以7.7386元的中间价改写新高纪录已经过去了7个交易日,这期间,人民币汇率在7.74元关口附近徘徊许久,这一关口被破位了3次,但并未能有效破关。

      市场认为,昨日人民币继续上探,与上周末央行宣布加息的消息有一定关系。中信银行资金资本市场分析部分析师杨胜琨分析认为,加息之后将造成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缩减,而这一利差被认为是套利资金的投资成本,由于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成本的缩小可能导致投机资本对人民币需求的增加。

      “加息对于人民币来说是利好消息。”某商业银行交易员也指出,中美利差的缩小将会吸引更多热钱的流入,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他认为,在多日调整之后,人民币汇率本周可能结束在7.74元附近的盘整,有效突破这一关口。

      昨日交易市场中,人民币汇率已经表现出勇破7.74元关口的冲劲。虽然询价市场上人民币收平,且在撮合市场略有下跌,但是在两交易市场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均保持在7.74元关口之下波动,询价市场盘中最高也仅触及7.738元。最终询价市场收盘价为7.736元,撮合市场收盘价为7.7353元。

      除了加息效应的影响,美元上周末在国际外汇市场的走跌也成为人民币昨日升值创新高提供的催化作用。上周五,纽约汇市上美元全线下跌,除兑日元表现疲软之外,美元兑欧元等货币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杨胜琨表示,随着前期调整的结束,人民币有望继续上探,并呈现有升有降的波动特征。

      债市

      早有预期 银行间债市相对平静

      □本报记者 秦媛娜

      

      央行加息的首个交易日,债市平静应对了这一利空消息。交易所债市应声下跌,但是银行间债市的反应则相对平淡。

      昨日上证国债指数对加息的消息及时做出反应,缩量下跌。收盘于111.77点,跌幅0.06%,成交规模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亿元,为1.3871亿元。

      在货币市场中,加息紧缩政策也引发资金价格出现了一定的回升。银行间债市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昨日上涨13.96个基点报于1.6125%,各个期限品种普遍上涨,其中7天回购报于1.6542%,上涨了14.36个基点。

      但是加息利空兑现之后,银行间债市现券交易的气氛却相对平静。交易员指出,市场对加息早有预期,也在前期的投资操作中回避了长期品种,而更多关注短债,这样一来,加息消息的落地反而消除了这一不确定预期,造成了“利空不空”的效果。

      但是市场人士也指出,由于贸易顺差规模高企造成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较大,加息并不能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因此市场资金仍然充裕,这也将成为支持债市难看空的理由。

      银行

      排起“长龙” 储户忙于转存

      □本报记者 夏峰

      

      央行上周六提高存贷款利率,使得银行转存业务量剧增。记者昨日从沪上多家银行了解到,为了尽快获得加息后的高利率,大量储户在银行营业网点排队办理定期存款转存业务。

      记者在工商银行浦西某网点看到,平时就基本满负荷运转的营业大厅昨天更是“人满为患”,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的客户中,有相当部分是办理定期存款转存业务。据该网点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本次加息自宣布后隔天就生效,所以前天已经出现类似情况。

      建设银行、上海银行等银行的情况大致相同。建行方面表示,部分位于住宅区附近的网点出现长时间排队现象;上海银行方面,个别网点甚至出现存款单耗尽的尴尬现象。

      利率上调后,对已存的定期存款是否需要转存,关键是看已存入的时间长短。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有关人士介绍说,如果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存入银行时间分别超过12天、18天、46天、90天、131天,就不要再转存,否则得不偿失。

      保险

      未见退保潮 保户反应理性

      □本报记者 黄蕾

      

      加息并未对保险市场造成明显影响,在加息后首个交易日,与贷款利率紧密相关的房贷险业务并未如预期出现“退保潮”。

      一家财产保险公司负责人称,对于他们而言,加息影响最大的就是房贷险业务。“加息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提前还贷潮,并直接导致房贷险退保率的上升。”不过,房贷险业务占财险公司业务比重不大,因此,即使退保潮来临,对财险公司的负面影响也不会很大。

      退保现象同样没有在传统寿险产品上发生。一家寿险公司销售部人员告诉记者,“此前,业界担心,加息后传统寿险的现金回报率不如银行存款,保险消费者可能变现购买其他高收益理财产品,不过,因为退保需扣除一定费用,消费者在退保时会有所考虑,盲目退保未必划算。”

      不过,加息后,保险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将明显下降,保险公司的新业务增长将受到一定限制。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他已打算把计划用来购买传统寿险产品的资金去投资其他产品,在加息预期下,设定固定利率的保险产品将越发相形失色。

      基金

        变数增多 “基民”谨慎赎回

      □新华社

      

      在央行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后的首个交易日,基金受股市影响也有稳定表现。但受此前预期影响,仍有不少投资者谨慎性赎回持有基金。

      19日,上证基金指数收盘于2395.51点,涨幅1.00%,深证基金指数收盘于2281.60点,涨幅为1.05%。

      此前曾有分析认为,央行加息会收紧资金流动性,增加投机行为的资金持有成本,有可能造成股市的短期波动,从而造成基金净值的不稳定。

      受此预期影响,19日不少投资者选择了谨慎性赎回基金。中信建投证券理财分析师韩小莉告诉记者,19日基金赎回数量较平日有所上升。

      韩小莉分析,一般认为加息对股市是短期利空,加之近来股市调整频繁,基金投资者更加谨慎。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朱文辉认为,虽然加息可能会使债券等投资产品的价格下跌,但由于此前一段时间市场已有加息的预期,基金公司都会有相应的调仓准备,因此加息首日基金不应受到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