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9:时事·海外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首家信托公司申请“换牌” 华宝信托拔得头筹
    新版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下月启用
    资本市场挤压效应显现 沪上寿险业绩2月同比下滑11.15%
    “国民现象”折射 国内保险经纪倒挂窘境
    董秘刘廷安:加息将给中国人寿带来新的机会
    劳合社亮相 再保市场涌动前兆
    中意人寿 推出“乐温馨” 住院补偿保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民现象”折射 国内保险经纪倒挂窘境
    2007年03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黄蕾

      

      曾在上海保险经纪市场上风光一时的国民保险经纪如今竟遭遇“关门”窘境。记者从上海保监局获悉,国民保险经纪经股东会决议正式解散,公司法人许可证同时被注销。国内保险经纪退市再添一家。

      国民的退市似乎有迹可寻。“已经有半年没听到国民的消息。”据一位保险经纪业资深人士所说,这家于2003年7月开业的保险经纪公司,发展初期势头还算较猛,但随着保险经纪市场主体的增多,加上当时任职总经理的郝正明的离开,国民保险经纪便急速萎缩,业务量直走下坡路。

      “在这种情况下,股东方不可能耗在那里继续赔钱,惟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等其它资本方接手,要么就是关门。”上述人士感慨道。事实上,虽然社会资本觊觎保险业已久,但与保险公司而言,保险经纪的投资魅力相形失色不少。

      因为业务不行、公司开不下去的保险经纪公司不止国民一家。来自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仅2006年,就有13家保险经纪公司终止营业,其中,7家自行解散,另外6家被监管部门注销。

      “国民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令人忧虑的保险经纪“倒挂”现状:一方面是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则是几乎全行业吃不饱。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近300多家保险经纪公司中,近70%濒临亏损边缘,尤其在中资保险经纪公司中,除江泰及数家专业保险经纪公司的盈利还算不错外,大多数公司都是在“夹缝中生存”。

      而令保险经纪陷入尴尬怪圈的原因,关键在于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网络。上述人士分析认为,“部分保险经纪公司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没有找准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四面出击、盲目揽客,不注重培育技术人才,没有业务特色,直接导致了目前保险经纪市场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同样来自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保险经纪机构业务人员的持证率只有45.73%。

      虽然保险经纪公司普遍发展比较艰难,但仍不断有新投资者以成群结队之势涌入这座“围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投资者不畏风险挺进保险经纪市场,主要看中的就是国内保险经纪市场较低的渗透度所带来的增长空间。

      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来说,现在整个保险经纪处于“阵痛期”,洗牌在所难免。“像国民这样被淘汰出局的保险经纪公司将越来越多。前期盲目扩张所带来的管控风险已日益凸显,部分保险经纪公司已有所意识地开始收缩分支机构数量。”

      另外,监管人士也希望借助外资的进入提升整个中国保险经纪市场的竞争力。“去年底,国内保险经纪市场允许外商独资进入,相信达信、怡安、韦莱等外资保险经纪巨头的进入,能为国内保险经纪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起到培育市场、带动中资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