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国内
  • 9:时事·海外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首家信托公司申请“换牌” 华宝信托拔得头筹
    新版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下月启用
    资本市场挤压效应显现 沪上寿险业绩2月同比下滑11.15%
    “国民现象”折射 国内保险经纪倒挂窘境
    董秘刘廷安:加息将给中国人寿带来新的机会
    劳合社亮相 再保市场涌动前兆
    中意人寿 推出“乐温馨” 住院补偿保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市场挤压效应显现 沪上寿险业绩2月同比下滑11.15%
    2007年03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传统寿险保费收入与股市的火爆已经形成了“跷跷板”效应 张大伟制图
      □本报记者 邹靓

      

      2月,上海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仅为去年同期的88.85%,继1月业绩萎缩后再次下滑超过7个百分点。反观2006年2月,上海寿险市场曾以57.51%的同比增幅引来市场欢呼雀跃。

      来自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上海市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为26.24亿元,同比下滑11.15个百分点。超过半数寿险公司业绩同比大幅下滑,市场份额前十大中外资寿险公司中,仅有4家有业绩增长。

      其中,隶属中资寿险公司二梯队的泰康、新华、太平人寿业绩分别仅为去年同期的63.89%、64.35%和39.96%。寿险老大中国人寿同比下滑29个百分点。此外如生命人寿、合众人寿等中资寿险公司同样颓势难挡。

      相比之下,合资寿险公司稳中有升。友邦保险、太平洋安泰、中保康联均有10-20个百分点的业绩增长。而如信诚人寿、联泰大都会同比增长均超过100%,中意人寿更是以同比3160%的增幅持续高增长。

      某大型中资寿险公司高管表示,2月份的寿险市场业绩下滑除了春节因素外,最关键的在于随着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爆,寿险产品也出现了投资类产品集中推出的现象,分红、万能产品的生存压力正在加大。

      分险业务保费收入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多家合资寿险如友邦保险、金盛保险、信诚人寿、中意人寿等热推投资连结型产品。中资寿险公司中,仅平安人寿有较大规模的投连产品推出。当月分红险总保费收入为14.53亿元,比1月少增3.15亿元。

      除了产品类型偏向的因素,银保销售渠道自今年年初以来的业绩同比大幅波动也是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另一中资寿险公司银保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渠道销售在经过去年上半年疯狂追捧时期后,一直都力求平稳。但是由于银保渠道相比个险销售较为低端,在投资收益上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同时银行的可选择的替代产品如基金、财险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等比较多,因此短期内很难有所突破。

      数据显示,中资寿险公司第一梯队的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在2月银保销售上环比均有增长。友邦保险自2006年10月与中行银行开始业务合作后,银保单月业绩已基本稳定在300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