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和裕
开发商“空手套白狼”、购房者“虚假按揭”、银行“打擦边球”……有人说这些已 是房地产金融市场里的“潜规则”,呜呼哀哉!
“各方为了自身利益,似乎都成了‘骗子’,尤其是骗贷行为,已经暴露了我国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度不完善,企业和个人商业诚信缺失、法制意识不强的一面,它的存在对国家宏观经济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有专家指出。“一方面,骗贷将大量占压银行资金,极容易形成不良资产;另一方面,造成了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的表象,助长房地产泡沫。”
需要注意的是,在浮出水面的多起房地产金融案件中,不少开发商、购房者等并不是“独立犯案”,银行、中介、估价等相关机构或相关人士都并非无辜。
如本周建设部再次通报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典型案例,违规估价行为引起新的关注。其中,上海光华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迎合委托方的要求,为世茂滨江花园 2号5101室房屋高估并出具《房地产估价报告》。最终,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对该公司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并处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再如此前震惊全国的北京森豪公寓7.5亿元骗贷案,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员工的名义,用虚构房屋买卖合同、提供虚假收入证明等手段套取按揭贷款及重复按揭贷款,并将按揭得到的资金移至外地,致使项目形成烂尾。而其背后,实质上便是一场开发商与银行内外勾结的合谋。
对此现象,有相关评论指出,在银企合谋及开发商依赖银行贷款的格局下,房地产价格上涨因“银企利益同盟”的存在而几乎不可能被遏制,否则必然出现不良资产的大幅度积累。更为严重的是,银行在房地产市场的泥足深陷,将导致资产价格危机和银行危机。
当然,随着房地产金融调控措施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决策者已经做好面对更多的监管职责。在银行房地产信贷的步步趋紧中,楼市各方已经感受到资金寒冬的来临。同时,预防新的投资泡沫和信贷风险产生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