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董事长,而且是一个干了十六年的职业董事长,我经常找一些跟我有关的书看,比如最近在看一本《顶级董事会的运作》(拉姆·查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核心内容是讲怎样来提高董事会的效率和做好董事长的工作。
比如讲董事会的组成人员,是不是要像有些公司一样请很多名人来,形成一个“名人俱乐部”,这样的董事会很好看,投资者会认为这个公司不错,但实际上它的效率非常低。尤其名人在董事会上往往有自己的利益或有其他名声上面的一些担忧,所以他们往往也可能遮遮掩掩,也可能你好我好;另一种就是叫做“熟人俱乐部”,董事会开会的人都特别熟,大家都爱面子,特别是在东方社会,这在董事会议事时就是很大的一个欠缺;还有一种极端,就是“专家俱乐部”,全都由非常专业的律师、会计师构成,以至于董事会任何一个决定都要很长时间,去在细节上纠缠,最后也很难作出一些重要的决定。
早几年我还读过另一本《董事会》的书,对我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从1999年我们就下功夫来改进董事会的工作,从会议制度、人员的组成、开会的形式等方面都做了一些特别的安排。为了让所有的董事能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以及一些新的消费形态、信息、资讯、生活方式,每次开会我们都换地方,记得曾经有一次还在电影院开董事会;另外我们把每一次董事会都变成学习,除了一些公司发展、决策的讨论外,每一次董事会最后会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个培训,比如针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培训。万科的王董和郁总也给我们讲过课,当然我们有些培训也会扩大到一些高管。
怎样建立并形成一个顶级的董事会,一个有效的董事会,一个能够很好把握公司发展战略以及重要决策的董事会,对于董事长是最大的挑战。早先看过《从历史看管理》、《基业常青》、《蓝海战略》,包括各种理论、财经和历史方面的书,都在不同层面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但作为一个董事长,我个人认为所需要的知识绝不是简单的跟书本一一对应的知识。
做一个好的董事长,应该要有很好的历史感,尤其是国内外经济、历史、企业发展史,通过对历史的观察和社会体制的把握来判断企业所处的位置。比如中国过去的企业,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出了状况,90%都是因为跟体制的摩擦,或者说在社会体制转轨时期,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位置,造成了企业的失败,而不是商业竞争的失败。比如在MBO中侵吞了社会资产、企业资产;或者在公司管理规范当中不恰当地使用了股东给你的机会,进行违规操作。所以在体制转型中,如何把握分寸,需要有很多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的积累。
作为一个董事长,不能不读书,读书不能只读一本书,读一本书又不能只读几句话,读几句话又不能永远照搬去做。要把书当作营养,而不能当作食品。我们在书中间是找营养的,不是去找食物的,更不能把它生吞活剥吃下去就完了。广泛读书,然后汲取每一本书里的营养,变成为自己的血肉,生命力才能旺盛。慢慢地把书融合在生命中,把生命当作一本活的书,我们的企业才能走得远。(整理 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