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价值报告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价值报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价值报告
    武钢分离债价值分析报告
    武钢股份:业绩重回增长轨道,未来四年产量增长超过80%
    武钢股份: 快速成长的钢铁精品龙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武钢股份:业绩重回增长轨道,未来四年产量增长超过80%
    2007年03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朱立斌

      一、产品价格稳定导致业绩稳步回升

      公司2006年三季度产品10%左右的价格上调导致公司三季度毛利率明显上升。随着公司四季度产品价格基本持平,07年一季度产品价格上调,公司毛利率水平逐季上升,业绩稳步回升。

      二、“十一五”规划———超过1500万吨的大型钢厂

      目前,公司发行可分离交易转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十一五”规划的主要项目———三硅钢、三冷轧、转炉-薄板坯连铸连轧、高速重轨万能轧机项目,使公司到2010年末,形成超过1500万吨生产能力的大型钢厂。其中:

      三硅钢工程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其中:高牌号取向硅钢8万吨/年,普通取向硅钢4万吨/年,高牌号无取向硅钢8万吨/年。项目投产后,公司冷轧硅钢产品产能将达到162万吨,其中取向硅钢40万吨,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

      三冷轧工程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110.50万吨/年,产品以高档家电用冷轧板冷轧及涂镀板为主。

      转炉-薄板坯连铸连轧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热轧薄板卷266万吨/年。项目建成后, 主要生产冷轧硅钢、管线钢、汽车用钢、船板、集装箱板等产品。

      高速重轨万能轧机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105.00万吨/年,主要生产高速重轨及H型钢。

      到2010年,公司实际产量将接近1800万吨,相对2006年产量增长接近80%。

      三、07年将是新资产产生效益的一年

      07年将是公司新资产产生效益的一年。随着2006年下半年新投产的二冷轧、二硅钢、镀锌线等新生产线逐步顺产,生产设备运行效率将有较大改善,产品产量放大后的规模效应又将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的分摊,因而07年冷轧等新产品的毛利率将大幅上升。

      四、08、09年将是武钢又一个跨越年份

      2008年将是武钢股份产量大幅增长的时期。“十一五”规划项目逐步投产。105万吨的万能轧机将在08年投产,预计新增45万吨重轨;产能为266万吨的CSP生产线将新增100万吨的产量;改造后的轧板厂也将新增30万吨的产量,钢材总量将从06、07年的1000万吨上升到1312万吨,同比增加30%以上。并且随着二冷轧、二硅钢进一步顺行,公司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将继续提高。

      2009年则是本次可分离债募集资金项目热轧工序顺利达产的一年,一方面可以提供冷轧原料卷,另一方面可以替代部分冷轧板,全面满足市场需求;高速重轨万能轧机的投产将使公司受益于我国铁路建设的拉动;09年同样也是可分离债项目的冷轧工序中的三冷轧、三硅钢投产后的产量上升年。随着公司各道工序的逐步投产,公司的冷轧生产线将得到更合理的分工,产品结构得到更有效的优化,整个规模和深加工比例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公司高端产品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公司致力成为国内高端钢铁产品的生产基地。“双高”产品比例逐月提升,2006年上半年“双高”比累计为74.80%。06年上半年汽车用钢累计协议订货量53.94 万吨,其中轿车板合同量超过10 万吨;组织工程用钢合同115.01 万吨,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管线钢中标西南管线、浙江和深圳天然气管线、厄瓜多尔管线等工程,累计订货32.91万吨。建筑钢相继承接了奥运工程、北京国贸、拉萨火车站、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广州新电视塔等重点工程;与国内最大的集装箱用钢用户———中集、胜狮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上半年集装箱用钢订货量达到28.2 万吨,同比增加200%,使公司一举跻身国内集装箱用钢供应第一集团;实现高强度罐板订货1.6万吨,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

      “十一五”期间随着募集资金项目的投产,公司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严格质量管理,逐步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成为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继续保持硅钢、冷轧高端产品优势和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取向硅钢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成为我国的汽车板、高强工程结构钢生产基地。

      六、未来业绩稳步快速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武钢在2007年将踏上了新的起点,“十一五”规划的主要项目在07、08年全面正常投产后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并且随着产量的增长,公司业绩将稳步快速增长。武钢股份06年为其业绩底部,随着钢价回暖、大量取向硅钢等高端产品新增产能持续投放市场,将使得公司07年业绩大幅回升,07、08每股收益的年复合增长幅度超过30%,公司投资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