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价值报告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金融
    纽曼:证监会鼓励深发展创新股改方案
    去年净利增65% 中行年报呈现四大亮点
    深圳今年拟试点外汇保险业务
    去年净利润再创新高 中银香港60亿开拓内地市场
    国寿集团高层变动 苗复春免职退休
    保监会:加大商业贿赂惩戒力度
    寿险业探索建立分类监管制度
    宁波商行获准更名为宁波银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寿险业探索建立分类监管制度
    2007年03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卢晓平

      

      中国保监会近日召开了人身保险监管系统视频工作会议,陈文辉主席助理指出,2007年人身险监管工作要探索建立分类监管制度;推动商业养老、健康保险发展,扩大人身保险覆盖面;加强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陈文辉指出,人身保险业在2006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行业整体实力稳步提高,业务质量明显改善,盈利能力大幅提高,行业风险显著降低。

      据介绍,截至去年末,全国共有人身险公司48家,从业人员148万,总保费收入4061.1亿元,同比增长11.3%;行业资产总额16755亿元,同比增长29.1%。全年个险新单业务期缴占比87.7%,同比增长13.4%;银保业务期缴收入31.8亿元,增幅超过2倍。期缴业务中,缴费期限逐渐加长,10年期及10年以上产品同比增长19.9%。

      陈文辉指出,2007年人身险监管工作要探索建立分类监管制度,强化非现场监管。全面启动非现场监管工作,进一步摸清各类公司的发展状况,探索实施分类监管的有效途径;继续深化和落实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监管的政策措施,通过偿付能力监管增强资本约束力,对可能出现不足的公司提前介入,对已经不足的公司要严格限制相关审批事项。继续从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两个层面,督促人身险公司落实好保监会关于公司治理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