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价值报告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股市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股市
    ■市场扫描
    尾市忽然跌倒 3100点前沪指滑“滑梯”
    尾市杀跌短期并不足惧
    银行地产股领涨 港股连续四日上扬
    包钢认沽权证大跳水 今日迎来最后交易日
    冲高回落 市场回归谨慎
    正确理解权证的最后交易日和到期日
    每日权证数据(2007年3月22日)
    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将于明天 举办投资者教育公益活动
    2007年3月22日沪深股市技术指标解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尾市杀跌短期并不足惧
    2007年03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蓝筹股估值压力不容小觑

      □本报记者 屈红燕

      

      昨日大盘在冲击3100点未果之后,尾市杀跌,收出本周以来的首根阴线。在“2·27”大跌阴影尚未尽数散去的背景下,昨日的尾市跳水再次绷紧了市场的神经,但是券商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尾市杀跌短期内并不足惧,但是蓝筹股的估值压力较大。

      “加息以来本周已经连续3天小幅攀升,市场创下新高,在3100点心理关口处,技术性回调是非常正常的。”国海证券投资策略首席研究员钟精腾认为,后市不太可能出现恐慌性的杀跌,但必须关注大盘蓝筹股估值和政策压力。从估值上来讲,虽然大盘蓝筹前期调整已经很充分了,但因为前期上涨幅度过高,蓝筹股的估值属于中等偏上,没有估值优势,一旦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之后,面临着被做空的压力;从政策上来讲,由于管理层不愿意看到指数暴涨暴跌,由于大盘蓝筹对指数的影响太显著,资金更愿意“大盘搭台,中小盘唱戏”,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天题材股热火朝天,而蓝筹股不动的原因。总体来讲,这种局部牛市的格局还将继续,但上涨的空间不是很大。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赵建兴认为,这两天市场小盘、绩差、亏损和高市盈率股票涨得飞快,市场状态不是很好,这是市场希望适度修正、行情进入尾声的信号,但由于金融股的业绩超出预期,这又对市场向上构成一定的支撑。“年报和季报的超预期业绩,导致了做多的动力旺盛,同时,因为2006年的业绩超预期又导致人们对2007年的业绩预期进一步提高,市场的基本趋势还是向上的。”

      “市场又创了新高,从短期来看,在目前的年报披露阶段不会出现什么很大的问题。”平安证券资深策略分析师李先明表示,但从中期的3到4个月来看,市场下跌的风险在加大。“整个市场的市盈率已经到了36倍,估值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他说,虽然2006年的业绩很好,但基本上已经反映到股价上了。另外,监管层近日责成有关部门调查杭萧钢构,说明对绩差股股价异动、违规操作的查处力度加大,这也将抑制股市进一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