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
  • 7:时事·天下
  • 8:产业·公司
  • 9:上市公司
  • 10:专栏
  • 11:专栏
  • 13:信息大全
  • 14:信息大全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T1:大智慧
  • T2:大智慧
  • T3:大智慧
  • T4:大智慧
  • T5:大智慧
  • T6:大智慧
  • T7:大智慧
  • T8:大智慧
  •  
      2007 年 3 月 2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9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9版:信息披露
    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3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3 武汉众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公司负责人陈平、总经理苏光祥,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游仕旭,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朱顺萍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3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1)法人控股股东情况

      控股股东名称: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陈政立

      注册资本:958,810,000元

      成立日期:1990年10月8日

      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投资兴办工业,引进三来一补;进出口贸易业务(按深贸管审证第094号文规定办理);房地产开发,仓储、运输、酒店等服务业,文化业(以上各项须政府有关部门或领取许可证后方可经营)。

      (2)自然人实际控制人情况

      实际控制人姓名:丘兆忠

      国籍:中国

      是否取得其他国家或地区居留权:无

      最近五年内职业:无

      最近五年内职务:无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单位:股 币种:人民币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报告期内公司在广大股东的信任和支持下,围绕“深化实施品牌战略,全面统筹要素资源”的经营方针开展各项工作,董事会、经营团队及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较好完成了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2006年度主营业务收入535,599,394.40元,同比增长30.07%;净利润71,871,238.70元,同比增长19.67%;全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89%。

      1、深化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1)围绕核心定位,不断推进系列化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公司克服巨大困难,积极整合社会研发资源,强化与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对外合作、委托研发、自主研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系列化新产品研发取得积极成果。马应龙肛部洗液项目于一季度取得生产批文;地奥司明原料及片剂项目于2006年7月取得生产批文;与广西博科药业签订新药技术转让合同,引进痔炎消片;痔血清胶囊项目完成II期临床研究,已启动III期临床;通过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第二代纳米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已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申报临床;金玄熏洗剂项目已向国家药监局申报生产;益气通便颗粒项目已完成临床研究。其他类产品研发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

      (2)推行品牌经理制,调整营运体制和营销架构。报告期内,在营运体制上公司稳步推行品牌经理制,优化调整与品牌经理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组织设计从以职能分工为主转向为以业务线分工为主,成立治痔、妇科、镇咳、皮肤等品牌组,各品类产品线实行相对独立的费用核算和投入产出比考核,加快构建马应龙品牌组合。在营销架构上,实行渠道与终端分线管理,强化渠道管理和终端开发的专业化营运水平。在营销策划方面,品牌整合传播方案顺利完成并广泛应用,“痔疮药、马应龙”的传播口号获得各方认同。在新产品推广方面,2.5克装新规格马痔膏的物价申报工作顺利完成,新膏销售全面启动,市场开发初见成效,马应龙肛部洗液、西药口服片剂地奥司明已投放市场,中药口服片剂痔炎消已完成营销准备工作,治痔产品系列化梯队已经形成。

      (3)强化品质管理,完善健全标准化和精细化。进一步培育品质文化意识,强化品质管理,巩固品牌基础。报告期内完成公司软膏剂、眼膏剂、乳膏剂、凝胶剂、栓剂、口服液、口服溶液剂、合剂等8个药品制剂的GMP重新认证,中药饮片车间项目完成筹建并取得GMP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0通过SGS机构的认证年审。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批次产品作业跟踪管理体系,跟踪每批产品的生产周期、产品成品率、一次合格率、重点物料消耗等指标,推进各项业务流程优化及工艺技术革新,继续深化5S现场管理,完善内部成本跟踪控制体系,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突破常规招标模式,建立公司反拍卖采购平台,在本年原辅料招投标工作中正式运用,进一步节约采购成本,有效克服原辅料涨价的不利影响。

      (4)品牌经营成果显著。2006年6月1日,马应龙荣获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治痔领域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在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的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中,马应龙名列第220位,品牌价值达到了28.13亿元。根据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数据,马应龙在痔疮药品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40%,继续巩固治痔领域的第一品牌。2006年初,马应龙在人民日报、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等六家公共传媒的联合评选中荣获“中国痔疮药物最具影响力品牌”。在世界金融实验室、华尔街电讯、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评估的2005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100强”排行榜中,马应龙荣登中国最受尊敬上市公司20强之列。在全球竞争力组织评估的“2005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中,马应龙名列第39位,在医药类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在《大众证券报》和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大众证券杯”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公信力评比中,马应龙荣获“中国十佳最重分红回报上市公司”称号。

      2、全面统筹要素资源,打造公司利润增长点

      (1)并购西安太极药业,构建妇科经营平台。鉴于妇科用药市场规模较大,前景广阔,并以外用药、OTC药品为主,有利于公司营销优势的延伸拓展,公司将妇科用药领域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尽快搭建妇科用药经营平台,公司采取企业并购与自行发展并进的运作方式。经过多方努力,报告期内公司与控股子公司马应龙国际医药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定向增资”方式,分别出资954万元、1669.5万元取得西安太极药业有限公司55%股权。西安太极药业现有产品11个,其中独家产品4个,产品结构以妇科为主,现有妇科药品生产批文6个,在研妇科药品1个,销售模式与公司销售网络等有较大的兼容性互补性。在自行发展方面,本部现有妇科产品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增幅超过50%,纳米银妇用抗菌器于2006年9月取得生产批文,保妇康泡腾片、环吡酮胺阴道栓等项目研发进展正常。马应龙旗下所有妇科产品资源整合已经全方位启动,以西安太极药业为经营平台,统一产品品牌,实行联网销售。

      (2)优化内部共享经营机制,加快存量资源整合。实施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与武汉马应龙医药有限公司的整合,积极推进马应龙大药房的规模扩张,稳步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巩固品牌形象,报告期内马应龙大药房经济效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马应龙医药行业资源整合的总体思路,设立武汉马应龙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将其打造成为马应龙旗下存量品种的销售共享平台,报告期内完成马应龙物流的组建工作,并于8月份通过GSP认证,各项经营业务已经启动。

      (3)强化产业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品牌经营战略和整体发展规划,有效调整现有产业结构,明确并强化核心定位,经营资源向核心定位聚焦,果断退出难以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或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的产业或项目。鉴于吉林马应龙制药有限公司以生产抗肿瘤药、肝病用药等生化药为主,与马应龙战略方向及核心定位不符,报告期内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深圳大佛药业有限公司、唐人药业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吉林马应龙制药有限公司股权1800万股(占其股权比例90%)全部溢价转让给吉林敖东洮南制药有限公司。本次股权转让总价款为5310万元,其中公司1620万元,唐人药业810万元、深圳大佛2880万元。鉴于前期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生产许可权已经注入吉林马应龙,该药新药证书中获批的一个适应症室上性心律失常尚需开展四期临床研究,而另一个主要适应症室性心律失常尚需继续研发并申报,周期长,费用高,存在一定风险,且该药与马应龙核心定位不符,故本次转让公司放弃盐酸关附甲素的生产许可权。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医药行业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趋势更加明朗。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药品降价、分类管理、招标采购以及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医药企业优劣分化更为明显,医药行业面临着新的全行业整合机遇。公司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潜在增量向现实增量的转化速度有待提高。

      2、公司发展战略

      2007年度我司将继续深化实施“品牌经营战略”,贯彻“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高”的经营方针。发展是基础,必须保持稳定较快的发展速度,必须通过实现增量解决存量的问题。调整是关键,必须遵循适应市场变化、贯彻发展战略的原则进行调整,必须按照加法与减法同步协调的方法实施调整。提高是目的,必须有效提升竞争能力,切实提高营运效率,积极增强活力动力。主要开展三个方面工作:

      (1)明晰并强化产业定位,提升竞争能力。选择具有市场前景并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产品定位,实施聚焦经营,纵深挖掘,在市场细分中培育核心竞争力,以差异化优势建立各自的市场品牌形象,深化落实品牌经营战略,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治痔产品系列化进程,进一步优化治痔产品系列化梯队。马应龙上市销售的治痔品种达到5种,涵盖膏剂、栓剂、中药口服片剂、西药口服片剂、外用洗液等剂型,在研的肛肠治痔类产品项目达到4个。夯实妇科用药经营平台,全面启用统一品牌,建立健全品牌经理制,调动内部共享资源扩大妇科用药领域的经营规模。投资肛肠专科医院,结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稳步推进肛肠医院建设,在核心定位领域从药向医的延伸,最终实现终端拦截的战略目标。

      (2)创新并优化经营模式,提高营运效率。主导产品实行品牌经理制管理模式,其他产品采取合作、代理等多种方式经销。马应龙旗下各企业药品进出口业务统一通过马应龙国际公司办理。空白市场、非主导产品通过马应龙物流公司联网代理,开放营销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营销架构,完善渠道终端分线管理模式。

      (3)建立并健全经营机制,增强动力活力。以提高绩效管理为重点构建压力系统,以完善激励机制为重点构建动力系统,以完善目标管理及淘汰分流机制为重点构建活力系统。全力推广人力资源经营理念,提高在岗人员素质。继续推进增量激励与增量考核的办法,促进企业由管理存量资源向经营增量资源转化。选择恰当时机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创造条件推行经营者、骨干持股和员工项目合作制、合伙制,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3、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2006]3号文"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的规定,本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变更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主要有: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公司将现行会计政策下对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变更为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因此将减少子公司经营成果对母公司当期收益的影响,但不影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公司不再对股权投资差额进行摊销,此项变更影响公司利润和股东权益。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公司将对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此项变更可能影响公司利润和股东权益。

      (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公司将政府补贴区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分期计入损益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此项变更可能影响公司利润和股东权益。

      (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公司将现行会计政策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从而影响影响公司利润和股东权益。

      上述影响事项可能因财政部对新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解释而发生相应调整,或出现其他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的事项。

      6.1.1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不适用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5 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6.6 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意见"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6.7 董事会本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经武汉众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公司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71,871,238.70元。根据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8,190,769.50元,2006年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63,680,469.20元,加上上年末结转未分配利润113,550,760.17元,减去分配2005年度现金股利33,260,331.00元,截止2006年末累计可供股东分配利润143,970,898.37元。

      以2006年期末总股本51,169,740股为基数,向公司全体股东按每10股送2股,共分配10,233,948.00元;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共分配15,350,922.00元;两项合计共分配25,584,870.00元,其余118,386,028.37元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

      本年度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公司本报告期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不适用

      §7 重要事项

      7.1 收购资产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已完成

      7.2 出售资产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已完成

      7.3 重大担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7.4 重大关联交易

      7.4.1 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

      □适用√不适用

      7.4.2 关联债权债务往来

      □适用√不适用

      7.4.3 2006年资金被占用情况及清欠进展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新增资金占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截止2006年末,上市公司未完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清欠工作的,董事会提出的责任追究方案

      □适用√不适用

      7.5 委托理财

      □适用√不适用

      7.6 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7.6.1 原非流通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做出的承诺事项及其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末持股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增减变动情况

      □适用√不适用

      7.6.2 未股改公司的股改工作时间安排说明

      □适用√不适用

      7.7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适用√不适用

      §8 监事会报告

      监事会认为公司依法运作、公司财务情况、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公司收购、出售资产交易和关联交易不存在问题。

      §9 财务报告

      9.1 审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