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理财
    新资金会否带来新高点?
    似是而非的规律
    三千“魔咒”一朝化解
    大盘将在震荡反复中温和上行
    香港恒生红筹股指数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资金会否带来新高点?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上周五A股市场在午市前一度出现跳水走势,幸好运输物流板块、有色金属板块迅速启动,才使大盘止跌企稳,但依然未能改变上周A股市场冲高回落、先抑后扬的走势特征,这也给本周的走势留下了些许阴影。

      □渤海投资 秦洪

      

      估值封闭弹升空间

      上周A股市场的冲高回落,主要是因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为代表的一线指标股在上周出现冲高回落,上周的红色星期一就是因为工商银行等金融股的暴涨引发的,但随后由于金融股不断走低,尤其是上周五金融指数跌幅居前,使得上证综指一度跳水走势。也就是说,指标股的动向直接左右着大盘的运行趋向。

      而指标股之所以冲高回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估值的束缚。不可否认的是,银行股的业绩增长的确出乎市场预期,但即便如此,其估值依然处于相对高位,市净率依然在4倍左右,市盈率则高达30倍左右,也就意味着此类个股已基本上反映了2007年的业绩增长预期。如果没有新的数据显示出业绩增长出乎预期,此类个股难有进一步的飙升空间。有意思的是,估值的压力不仅仅体现在中国银行等一线指标股身上,而且还体现在诸多二线蓝筹股身上,包括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个股均如此,上周此类个股也有资金流出的走势,从而使得大盘出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特征。

      估值压力难以突破

      不少业内人士对短期走势仍然抱着乐观心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支撑市场人气、抬升市场指数的主要动力在于低价股、注资概念股的走强,一线指标股、二线蓝筹股的回落并不会改变市场的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A股市场的资金面依然宽裕。仅就基金来说,自春节以来一共有建信优化配置、信达澳银领先成长、长城久富核心成长、汇添富成长、中海能源、华富成长、富兰克林国海等7家新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发行,如果再加上一些“封转开”以及老基金的申购等所带来的增量资金,有望给市场带来超过700亿元的增量资金,如此众多的资金推动,上证综指的确有进一步走高的动力。

      不过,在笔者看来,宽裕的资金并不能与大盘创新高划上直接的等号。一是因为基金的主流思路,依然是以企业的价值作为选股出发点,而目前一线指标股、二线蓝筹股均面临着估值的束缚,即使资金充沛会带来估值溢价效应,但在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动态市净率背景下,指望这批资金大幅加仓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新多资金难以改变上市公司估值高估的尴尬局面。

      二是当前A股市场部分热门股有所退潮。其中未股改的S股以及ST股在上周末的宽幅震荡,就显示出监管力度加大对炒作资金的威摄力。而S股以及ST股一旦出现大幅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市场人气的散淡,最终引发A股市场的冲高回落。而这也是新多基金难以改变的市场特征,因为S股以及ST股大多凭借着重组预期,有的干脆就是利用资金优势的操纵行为,明显不会得到新多基金的青睐。

      关注两类个股

      因此,目前A股市场在估值的约束下,是很难产生突破性的行情,甚至不排除在S股、ST股跳水的预期下,出现急挫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大盘在本周的走势可能并不是特别乐观,谨防短期波动甚至是“倒春寒”的走势。

      但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倒没有必要过分悲观,因为目前A股市场的牛市支点依然十分有力,短线的调整只不过是出于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考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两类个股:一是目前正在成为市场热点的“被忽视”细分行业龙头股,包括时代科技、金瑞科技、京山轻机、红星发展、京新药业、中国海诚等等。二是关注行业空间非常乐观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个股,包括节能环保板块的鲁阳股份、雪莱特、联创光电等,也包括汽车服务业的黄海股份等。另外,拥有注资预期也是行业龙头股的北方天鸟等个股,也可适当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