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7版:信息披露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四届十六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公司董事张炳炬先生因故未能出席公司董事会会议,张炳炬先生授权彭兴宇董事代为行使表决权。

      1.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公司负责人曹培玺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祝方新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陶云鹏先生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千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3.3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按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的差异说明

      本集团2005年和2006年度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是由香港执业会计师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本集团2005年和2006年度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财务报表是由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就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主要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分析如下:

      2006年         2005年

      附注     人民币千元     人民币千元

      按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编制的财务报表

      的净利润                                         1,121,886     1,014,976

      调整:

      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         (a)         (48,616)         (32,893)

      商誉 / 合并价差调整         (b)            19,395            29,360

      一般性借款利息资本             (c)         161,793            58,257

      政府补助                             (d)                 960             2,363

      长期待摊费用                        (e)         (21,298)                 -

      其他调整                                (f)             (2,761)             1,074

      调整对税务的影响                                (30,158)            (6,716)

      少数股东损益                        (g)         157,742            90,532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会计

      报表的净利润1,358,9431,156,953

      就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主要差异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分析如下:

      2006年        2005年

      附注    人民币千元 人民币千元

      按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编制的财务报表

      的股东权益                                                 13,377,316 12,526,171

      调整:

      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                            (a)         554,231        415,976

      商誉 / 合并价差调整                            (b)     (306,353)     (238,586)

      一般性借款利息资本化                         (c)         220,050         58,257

      政府补助                                             (d)        (134,775)     (18,240)

      长期待摊费用                                     (e)         (21,298)             -

      其他调整                                             (f)            (6,030)             (127)

      调整对税务的影响                                            (206,875)     (121,742)

      少数股东权益                                     (g)     2,371,637 1,040,707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会计

      报表的总权益                                                15,847,903 13,662,416

      附注

      (a)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及合营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依据编制;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的财务报表和被收购子公司及合营公司按被收购时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编制。本公司的子公司及合营公司在被收购时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值存在差异,该差异主要存在于固定资产。

      净资产公允值调整主要为子公司及合营公司于被收购时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值之差及收购日后对公允价值及账面值之差所作的折旧调整。

      (b)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合并价差是指收购成本超过购入净资产账面值的份额。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商誉是指收购成本超过可分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如附注 (a) 所述,由于购入的净资产账面值和公允价值存在差异,所以合并价差和商誉亦存在差异。此外,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合并价差要按直线法摊销。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三号,商誉不进行摊销,而是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c)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只有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费用才予以资本化为该资产成本的一部分。而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于一般性借款用于获取一项符合条件的资产,其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为该资产成本的一部分。

      (d)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附有条件的政府补助金会先记于长期负债,当有关的工程已符合政府补助金的要求时,政府补助金会转入资本公积。而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附有条件的政府补助金会先记于长期负债,并当有关的工程已符合政府补助金的要求时,将根据其有关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按直线法摊销记入损益。

      (e)根据中国会计准则,除构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处于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记入损益。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该等费用于发生当期直接计入损益。

      (f)其他调整内的每个单项调整金额并不重大。

      (g)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少数股东权益在负债之外及作为股东权益的扣除项目单独列示。同样在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少数股东损益亦作为净利润的扣减项目单独列示。而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少数股东权益应于权益项目内区别于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而单独列示。同样,少数股东应占利润作为本年度利润或亏损在少数股东及本公司股东之间的分配,于合并利润表内单独列示。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1)法人控股股东情况

      控股股东名称: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

      法人代表:曹培玺

      注册资本:1,200,000万元

      成立日期:2003年4月1日

      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从事电源、煤炭及与电力相关产业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从事新能源、科技开发,国内外工程建设、承包与监理,设备制造;从事国内外投融资业务,自主开发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等业务以及国家批准或允许的其他业务。

      (2)法人实际控制人情况

      实际控制人名称: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单位:股 币种:人民币

      

      本公司第四届董监事任职终止均为四届董事会期满为止。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范围及经营情况

      (1)、宏观经济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人民币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0.7%。全社会用电总计28,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8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1,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用电量为2,8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 %。

      本公司目前运营及在建的发电机组分布于山东、四川、宁夏、安徽及河南省/自治区,近几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GDP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2006年山东、四川、宁夏、安徽及河南省/自治区GDP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率分别为14.7%、13.3%、12.5%、12.9%和14.1%,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4.0、2.6、1.8、2.2和3.4个百分点,其中山东省经济已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山东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24%,其它地区用电需求在GDP增长的同时均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2)、公司经营

      2006年,公司积极争取电量计划,做好优化调度,大大提高发电量水平;同时严格控制各项可控成本,控制煤价,确保煤炭保质保量供应;积极推动煤电热价格的联动,部分弥补了2005年以来煤炭涨价增加的部分成本。2006年公司发电机组全年平均利用小时5,402小时,同比下降310小时;总发电量525.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公司发电量增长得益于:一是公司服务区电力需求旺盛;二是公司新增发电机组的发电贡献;三是合并口径发生变化。

      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1.31亿元,主营业务利润达到33.68亿元,净利润11.22亿元。同比变化情况如下表: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发电量和上网电量的增加以及煤电联动电价调整的影响。

      全年主营业务成本116.05亿元。其中煤炭成本80.62亿元,占总成本的69.47%,单位发电燃料成本为0.15元/千瓦时,与2005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管理费用9.6亿元,比去年增加0.94亿元,主要是年内投产了380万千瓦机组和合并口径发生变化所致。财务费用6.92亿元,比去年增加1.79亿元,主要是新机组投产后的利息损益化所致。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公司全年供电标准煤耗完成346.51克/千瓦时,比去年的344.99克/千瓦时,增加了1.52克/千瓦时,主要是合并口径发生变化所致。

      根据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和政府的有关要求,本公司于2006年6月启动了A股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并于8月份圆满完成了股权分置改工作。

      公司的经营范围:建设、经营发电厂和其他与发电相关的产业。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及国内外资金,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并适时开发水电及其他清洁电力项目,通过电厂所在地的电网公司向用户提供可靠清洁之能源。

      本公司所属电厂及公司地理位置优越,均处于主要煤矿区或电力负荷中心附近。截止目前,本公司控参股电厂详细情况如下:

      

      

      注1:2006年7月9日青岛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二台30万千瓦机组、7月14日章丘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一台30万千瓦机组、10月24日潍坊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一台67万千瓦超临界机组,11月10日滕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一台31.5万千瓦机组、11月19日章丘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二台30万千瓦机组、12月4日邹县四期扩建工程第一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12月13日广安公司三期扩建工程第一台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和滕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二台31.5万千瓦机组,合共380万千瓦分别完成国家规定的168小时商业运营。

      注2:本公司原潍坊发电厂于2005年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改名为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月对潍坊公司增资扩股,在完成工商注册手续后,本公司持有其45%的权益,并取得控制权。自2006年1月起,潍坊公司的合并方式由30%比例合并改为100%合并。

      注3:报告期内,对章丘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根据各股东出资额,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章丘公司84.45%股权。

      注4:报告期内,本公司分别与枣庄鲁能力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和英大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分别收购其31.603%和2.07%股权,协议完成后,本公司最终持有滕州公司88.16%股权。

      注5:中宁公司原名为宁夏英力特中宁发电有限公司,2006年6月经变更工商注册登记后改名为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注6:2006年2月灵武公司成立,本集团持有其65%的权益,自成立之日起本集团将其列入合并报表范围内。

      注7:2006年9月26日,本公司与中国华电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其持有的芜湖公司95%的股权。

      注8:本公司及控参股公司装机容量按持股比例计算之和。其中宁夏发电公司是按其权益容量109.2万千瓦的31.11%并入。

      注9:本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合营公司装机容量之和。其中宁夏发电公司扣除了其持有50%权益的合营公司-中宁公司66万千瓦的容量并入。

      2006年因煤价持续上涨,为解决煤价上涨及铁路运价调整等因素对电价的影响,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决定自2006年6月30日起适当调整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北等电网的上网电价。

      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本公司位于山东省的发电机组现行上网电价低于0.4元的每千瓦时提高1.09分钱(含增值税,下同),高于0.4元的每千瓦时提高0.6分钱;位于四川省的广安公司发电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1.48分钱;位于宁夏自治区的中宁公司发电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34分钱(宁夏自治区暂不取消超发电价);位于安徽省的池州公司发电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2分钱。

      按照上述电价调整方案,本公司平均上网电价(含增值税)比调整前提高1.1分/千瓦时(不含脱硫加价),自2006年6月30日起执行。

      本公司所属电厂的电价调整情况见下表: 电价单位:元/千千瓦时

      

      报告期内本公司共有8台机组建成投产:2006年7月9日青岛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二台30万千瓦机组、7月14日章丘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一台30万千瓦机组、10月24日潍坊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一台67万千瓦超临界机组,11月10日滕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一台31.5万千瓦机组、11月19日章丘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二台30万千瓦机组、12月4日邹县四期扩建工程第一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12月13日广安公司三期扩建工程第一台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和滕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第二台31.5万千瓦机组,合共380万千瓦分别完成国家规定的168小时商业运营。上述新投产机组的电价全部按照当地的标杆电价执行。同时,青岛1号、2号机组、潍坊1号、2号机组的脱硫电价已落实到位,在原执行电价的基础上增加0.015元/千瓦时。

      本公司对全资拥有的十里泉发电厂一号机组实施的改造增容已通过有关检测机构的测试和专家评审,新增铭牌容量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十里泉发电厂一号机组实施节能增容技术改造后,发电机组的标准供电 煤耗率平均降低约10-15 克/千瓦时,装机容量由12.5万千瓦改造扩容为14万千瓦。

      本公司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已对485万千瓦的现役机组进行了脱硫技术改造。截止目前,有七家电厂/公司的456万千瓦脱硫技改工程已投入运营,加上新建机组合计已有十家电厂/公司的1015万千瓦脱硫设施投入运营,树立了良好的环保形象。

      本公司目前在建的项目有:

      

      公司目前的前期项目有:四川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四台23万千瓦项目已获得开发权,并积极争取大渡河流域其他水电项目的开发权;积极与山东、河北、辽宁、宁夏、内蒙古等地方政府签订风电开发协议,积极寻求风电开发资源;积极参与山东红石顶核电工程项目;在火电项目开发储备方面,本集团积极在山东、宁夏、河南等地研究开发储备电源项目。

      本公司在报告期内所属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滕州公司、青岛公司和淄博公司连续安全生产超过3,000天;邹县发电厂、莱城发电厂及潍坊公司连续安全生产超过2,000天;章丘公司和十里泉发电厂超过了1,000天。

      2006年6月在第35届(2005年度)全国火电大机组(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竞赛评比中,全国共计317台机组参赛,以机组的运行效率、安全运行时间及劳动生产率等为评比指标,其中69台机组获奖,获奖率为21.8% 。本集团参赛的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共20台,共有9台机组获奖,获奖率达45% 。其中本集团邹县发电厂5号机组荣获 60万千瓦级发电机组一等奖;邹县发电厂6号机组获60万千瓦级发电机组三等奖。邹县发电厂3号机组、青岛公司2号机组及莱城发电厂3号机组荣获 30万千瓦级发电机组一等奖;广安公司34号机组荣获30万千瓦级发电机组二等奖;潍坊公司2号机组、十里泉发电厂6号机组及青岛公司1号机组荣获30万千瓦级发电机组三等奖。

      2、主营业务分行业或分产品构成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3、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4、主要供应商、客户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5、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构成重大变动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无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6、合并现金流量情况分析

      

      2006年,本公司合并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约为人民币1.22亿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加净额约为人民币36.49亿元,比2005年增加5.56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减少净额约为人民币136.86亿元,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在建项目、技改等固定资产投资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加净额约为人民币101.59亿元,主要原因是本公司于报告期内增加债务融资所致。

      7、主要控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分析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8、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发电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2007年,据有关资料显示,国民经济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预计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国家将加大实施节能型、环保型社会的建设力度,本公司机组容量大、效率高、节能环保的优势将逐步发挥,经过多年发展,本公司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继续巩固和保持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2)、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机遇和挑战:

      本公司投资区域山东、四川、宁夏、安徽等地区均为经济较发达或经济增长较快地区,电力需求日益增长;另外,公司资产质量优良,公司所属电厂机组中高参数、高效率大机组比例较高,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且国内单机容量最高机组之一的邹县四期第一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于年内投产,第二台机组将于2007年投产。

      经过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本公司的装机规模、发电量、盈利水平、竞争能力以及综合实力作为一家上市发电企业始终保持着领先水平。2007年本公司继续在基建工程、营运改善、电源发展、降本增效、资本运作等方面开展了坚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提升本公司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本公司有信心并有实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面对更加严峻市场形势的考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努力克服利用小时下降,煤价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本集团持续稳步快速地成长。

      公司未来经营形势非常严峻。一是随着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煤炭价格全面放开,重点合同煤价格进一步上升,导致公司的综合煤价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对完成全年经营目标带来严峻考验;二是融资、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大,基建投入大幅增加,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将超过70%,财务费用将有所上升;三是由于公司企业所在区域的装机容量增长幅度高于电力需求增长幅度,预计公司机组的平均利用小时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随着电力供需形势的变化和电力改革的日益深化,电力发展和电力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发电集团不但在电源项目、煤炭资源、水资源、运力等有限资源方面展开全面竞争,更会在装备结构、市场份额、企业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竞争。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竞价上网将逐步展开,部分区域面临竞价上网压力。

      (3)、新年度工作计划:

      ①、确保所属电厂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营,完成本集团2007年的经营目标,严格控制成本, 确保所属发电厂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在行业的领先水平。

      ②、确保在建工程进展顺利,按期投产,有效控制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单位造价。

      ③、积极推进本集团前期项目的进展工作,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和区域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项目,加快水电项目的开发,积极推进风电项目建设和开发。

      ④、积极做好关停小火电机组的有关工作。

      ⑤、继续善用中国华电在全国范围内开发电源项目的优势,争取更多新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加快公司发电业务全国发展的步伐。

      ⑥、大力加强煤炭成本控制力度,继续加强与煤矿方面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便提高煤炭质量,保证煤炭供应。

      ⑦、继续实施低成本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⑧、积极探讨多渠道债务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因本集团业务加速发展而对资金的需求。

      ⑨、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本集团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4)、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1)、资本金支出计划

      2007年公司将增加对广安公司三期工程、灵武公司一期工程、宿州公司一期工程、新乡公司一期工程、芜湖公司一期工程等项目资本金的投入,上述项目合计约26.24亿元。

      2)、融资计划

      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及生产经营计划制定合理的资金需求计划,选择最优融资组合,以最低的融资成本为公司持续发展筹措资金。

      (5)、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所有风险因素及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①、市场风险:从电力市场来看,未来几年新增发电机组较多。随着新建发电机组的投产,电力市场供求关系将发生一定变化,区域电力市场开始启动,发电侧企业竞争加剧,电价和成本存在压力增大的风险。

      未来公司在全国通过发展大规模高效率的优质发电资产和新电源项目,使公司成为全国性发电公司,提升了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公司还将深入研究市场变化,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驾驭市场能力,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②、电煤供应风险:本公司目前运营机组全部为火力发电。近年来电煤需求量快速上升,主要供煤区域山东省煤炭产能萎缩,从而造成电煤运输能力紧张、供应短缺、煤价高位运行,对本公司带来相应的经营风险。

      公司一直以来强化成本控制和电煤采购管理,对发电煤耗、厂用电率、标煤单价等指标的控制在各自区域内均处于较好水平。针对可能出现的电煤供应风险,本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大型煤炭供应企业、运输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障电煤供应;并通过优化配煤方案,扩大可供选择的煤种、煤源,在保证煤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同时公司将加强电煤储备管理,在安全储备管理的基础上,依据季节和发电量的变化灵活调整电煤储量,进一步降低电煤储备成本。

      6.1.1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不适用

      ①、对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调整项目的说明

      本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11月颁布的“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以20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并依据重要性原则,编制了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

      本公司依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认定的的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日现行会计准则与新准则的差异情况如下:

      a、根据新会计准则,由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帐面余额应调整留存收益。本公司截止2006年12月31日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72,515千元,调减公司2007年1月1日的留存收益72,515千元。

      b、根据新会计准则,为构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确定的利息金额予以资本化。截止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应资本化的一般借款利息及其折旧增加2007年1月1日留存收益220,050千元,调增少数股东权益34,189千元。

      c、根据新会计准则,因资本化利息调整对税务的影响,调减留存收益66,070千元,减少期初少数股东权益9,646千元。

      d、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将少数股东权益2,105,899千元列入股东权益项下,包括2006年12月31日少数股东权益及以上2-3项调整因素增加的少数股东权益24,543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