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6版:信息披露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七次董事会公告(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香港交易所网站www.hkex.com.hk及本公司网站www.jsexpressway.com,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请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永珍、方铿未能出席本次董事会,委托独立非执行董事杨雄胜代为表决。

      1.3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和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分别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香港公认会计原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本公司董事长沈长全先生、总经理谢家全先生、财务总监刘伟女士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本年度财务报告经审核委员会审阅。

      §2 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 人民币千元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 人民币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 人民币千元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单位: 人民币千元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报告期内,本公司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股改并未涉及股份总数的变化,股本结构的变动情况如下:单位:股

      

      4.2 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流通股股东持股表

      

      

      4.3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4.3.1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3.2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本公司控股股东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交通控股公司”)于2000年9月15日成立。该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持有本公司股份2,781,743,600股,占总股本的55.22%。股改完成后,交通控股公司由于支付股份对价以及代部分社会法人股东垫付股份对价,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总额发生变动,由于代为垫付对价的偿还工作仍在继续,截至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2,742,340,507股,占本公司股份总数的54.44%。

      交通控股公司由江苏省政府出资设立,授权其为具有投资性质的国有资产经营单位和投资主体,法人代表:沈长全,注册资原为本人民币46亿元,2004年9月15日与江苏省另一交通投资主体江苏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并后重新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68亿元,其经营范围为:在省政府授权范围内,从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关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按章对通行车辆收费;实业投资,国内贸易。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06年,沪宁高速公路八车道全面通车营运,优质的道路设施为营运管理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硬件平台,公司迅速实现工作重点从工程建设到营运管理的战略转移,经受住了八车道的道路营运对交通组织、道路养护及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所带来的考验,营运管理取得新的突破,经营业绩高于预期,各项业务取得全面进展,稳步开创二次创业新的发展时期。

      本集团于2006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098,477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83.57%。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127,781千元,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0.224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约61.93%。按香港公认会计原则,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174,111千元,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0.233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约75.76%。

      1、路桥资产经营活动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通行费收入约人民币3,432,442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约74.64%,约占总营业收入的83.75%。

      日均车流量与收费额比较

      日均车流量与收费额比较

      

      (1)沪宁高速公路

      2006年1月1日八车道沪宁高速公路全面开放交通后,道路运营和管理取得较好成效,道路交通组织安全有序,各站区通行顺畅,总体运营秩序保持良好。

      自全线开放货车通行以来,道路流量的恢复性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货车比例保持了逐月增长的良好态势,至12月份,货车流量占总流量的比例达34. 55%,基本接近了2004年1-5月份货车分流前35.45%的平均水平。2006年,沪宁高速公路日均全程交通量39,468辆,分别比2005年及2004年1-5月份增长81.98%及6.29%,客车及货车流量占总流量的比例分别为70.85%及29.15%。

      2006年,沪宁高速公路实现通行费收入总额约人民币2,564,642千元,占集团通行费收入的74.72%,占集团总收入的62.58%,再一次确立了在集团资产项目中的核心地位。报告期内,沪宁高速公路日均通行费收入约为人民币7,026.4千元,比2005年同期大幅增长约137.33%。其中客车收入约占52.93%,货车收入约占47.07%,货车收入的比重也在进一步提升中。

      沪宁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及通行费收入结构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2006年沪宁高速公路客、货车的流量及收入结构处于调整过程中,货车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未达到2004年1-5月份实施货车分流前的平均水平,2006年日均流量已超过货车分流前水平,但日均收入比2004年1-5月份平均水平仍低6.96%,其主要原因为货车流量的恢复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货车流量比例从2006年1月的18.17%逐步上升到12月的34.55%;另外由于2005年1月起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调整及小型客车和小型货车比例的增加,使日均全程单车收入下降。2007年流量及收入的增长预期将会有更好表现。

      (2)312国道沪宁段

      报告期内,312国道沪宁段日均收费车辆31,665辆,日均通行费收入人民币约557.2千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6.14%及33.98%。

      沪宁高速公路八车道开通后,使扩建期间通过312国道分流的部分货车逐渐转移,是导致该路交通流量及通行费收入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同时,312国道拓宽改造通行条件改善后地方搭接道路增多,使得绕行车辆有所增加。对此,2006年公司与地方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多次协调,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在部分可绕行的道路上加设管理点,阻止车辆绕行,同时加强站区稽查,制止防范车辆恶意闯卡逃费。

      (3)宁连公路南京段

      报告期内,由于地方政府在与宁连公路南京段平行的地方道路上设置了堵逃点,促进该路流量主要是货车流量的大幅度增长,日均收费车辆为13,951辆,比2005年同期上升约15.85%,日均收费额约为人民币282.4千元,比2005年同期上升约27.72%。

      2006年12月,与宁连公路平行的另一条宁连高速公路开通,对宁连公路产生一定的分流影响。由于宁连公路的收费收入只占集团业务总收入的2.51%,盈利占集团净利润的3.65%,分流影响不会对集团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阻碍。

      (4)广靖、锡澄高速公路及江阴大桥

      广靖、锡澄高速公路及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作为一个项目整体,路段的流量分布与结构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增长,三个项目均已逐步进入稳定的运营期。

      2006年,在沪宁高速公路八车道开通的带动效应下,锡澄高速公路由于直接与其连接受益最为明显,日均交通流量及日均收费额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约25.56%、26.85%。广靖高速公路及江阴大桥保持平稳运行,日均交通流量分别2005年同期增长7.42%及8.86%,由于车辆的小型化趋势致使这两个项目的通行费收入水平比2005年同期略有下降。

      (5)苏嘉杭高速公路

      苏嘉杭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增长也保持了正常的水平,日均全程交通量18,621量,比2005年度增长9.50%。但是由于小型客、货车比例的增加,致使其2006年度日均全程单车收入比2005年度有所下降,总体收入水平比去年下降4.63%。

      2006年,沪宁高速公路沿线各服务区已全部完成改扩建并开放经营,改扩建后的服务区根据驾乘人员的消费习惯,对经营项目重新布局,体现完善的服务功能,并通过营造干净整洁的消费环境,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氛围,吸引客流量,经营规模和经营模式均有新的拓展,达到了预期的经营成果。

      3、附属公司经营情况及业绩

      

      4、参股公司经营情况及业绩

      

      5、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分析

      (1)经营成果分析

      

      - 报告期内,占公司总通行费收入74.72%的核心资产八车道沪宁高速对所有车辆开放通行,使公司主营收入、主营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经营成果指标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度改善。

      - 报告期内,随着沪宁高速交付使用,扩建工程借入的中长期借款之利息停止资本化,故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升。截至2006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共计人民币8,948,694千元,其中短期借款人民币4,510,000千元,中长期借款人民币4,436,759千元项目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1,935千元。

      (2)财务状况分析

      集团资本结构

      

      - 2006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结构,与2005年12月31日比较并未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随着应付工程款的减少和部分中长期债务的偿还,公司总体债务率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

      资产流动性与财政资源

      本集团主要业务为收费路桥经营,日常收费业务的经营活动提供了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入,具有极强的支付能力。虽然近年来公司正处于资本开支的高峰期,但项目投资及股东分红大部分通过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未对资产流动性造成明显影响。2006年度,本集团经营活动之现金流入约为人民币4,128,266千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为人民币2,441,451千元,账面货币资金约为人民币796,874千元。因此,管理层认为本集团未有任何现金流动性的问题。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借款如下表所示

      

      融资活动及财务成本

      公司凭借稳定的现金流、良好的信贷记录和行业声誉,享受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的优惠利率。同时,通过发行信托产品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集资金,来调整债务结构,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降低利率风险,较好地支持了经营业绩的提升。目前公司短期和长期有息债务综合成本均低于同期限银行贷款利率超过10%。报告期内,累计发生财务费用约人民币445,150千元。

      主要现金来源与运用

      单位:人民币千元

      

      资本开支情况

      2006年度,本集团已实施计划中的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288,723千元,主要构成情况如下:

      

      税收政策

      本公司按33%法定税率全额缴纳企业所得税,2006年累计所得税费用约为人民币549,079千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的营业税税率按3%征收。

      外汇风险

      本集团主要经营业务均在中国,除了H股股息支付外,公司的经营收入和资本支出均以人民币结算,不存在重大外汇风险。本集团于1998年获得9,800,000美元西班牙政府贷款,于2027年7月18日到期,截至2006年12月31日,该贷款余额折合人民币约为38,694千元,虽然本公司并无就此作出任何外汇对冲安排,汇率波动对公司业绩无重大影响。

      或有负债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未有任何或有负债。

      委托存款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未有存放于中国境内金融机构的委托存款,亦未出现定期存款到期而不能收回的情况。

      委托贷款

      报告期内,本公司以委托贷款方式自附属公司江苏广靖锡澄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取得借款人民币200,000千元,借款期限为2006年1月16日至2006年7月15日,借款利息按月息3.915%。计算,较一般银行贷款利息优惠。有关借款本息于到期日已全数结清。

      该款项到期后,本公司又以优惠利息水平向广靖锡澄公司借款人民币300,000千元,借款期限为半年。其中200,000千元借款按月息3.915%。计算,100,000千元借款按月息4.185%。计算。

      6、实施新会计准则影响

      本公司自2007年1 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为“新会计准则”)。为分析并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2006]136号文《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 -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编制了2006年12月31日合并股东权益(现行会计准则)与2007年1月1日合并股东权益(新会计准则)差异调节表。主要内容包括:

      (1)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调整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及贷方差额(形成于财会[2003]10号文发布之前)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按照新会计准则,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不产生相应的股权投资差额;对于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应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冲销了2006年12月31日尚未摊销完毕的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人民币1,816,803元,由此调增本公司2007年1月1日合并股东权益人民币1,816,803元。

      (2)所得税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本公司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费用。按照新会计准则,本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本公司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于2007年1月1日确认了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由此调增本公司2007年1月1日合并股东权益人民币8,013,475元。

      (3)少数股东权益列报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少数股东权益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在负债和股东权益之间单独列报,而新会计准则要求将少数股东权益作为一项股东权益列报,由此调增本公司2007年1月1日合并股东权益人民币427,827,147元。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 人民币千元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 人民币千元

      

      6.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6.5 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6.6 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意见”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7 董事会本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核数师审计,2006年度,本集团实现净利润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为人民币1,127,781千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224元;按照香港公认会计原则为人民币1,174,11千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233元。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和本公司章程,当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按香港公认会计原则计算的可分配股东利润有差异时,以低者为准。

      2006年度,本公司董事会以总股本5,037,747,500股为基数,建议向全体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9元(含税)。以上董事会建议之利润分配预案,将提呈2006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审议批准,派发末期股息的具体日期和程序另行公告。

      §7 重要事项

      7.1 收购资产

      □适用 √不适用

      7.2 出售资产

      √适用 □不适用

      2006年5月30日,本公司与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信息工程公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出售本公司持有的上海中交海德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交海德”)约35.71%股权,并于6月14日双方共同完成了所有股权变更手续。

      本公司于2002年6月出资7,500千元参股中交海德,持有其35.71%股权。考虑到公司专注主业、减少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策略,2005年8月19日,本公司第四届十三次董事会决定将持有的中交海德股份全部转让。根据核准的评估结果,中交海德公司于基准日2005年5月31日的市场价值约为人民币14,030千元,本公司于中交海德的股权价值约为人民币5,010.4千元。自2005年11月起,本公司在江苏省产权交易所进行三次公开挂牌转让,最后一次挂牌的转让价格为人民币4,058.4千元,信息工程公司是唯一申请受让方且经江苏省产权交易所审核具备受让资格。

      (下转A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