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基金投资
  • C6:投资基金
  • C7:投资基金
  • C8:互动
  • C9:广告
  • C10:海外
  • C11:投资者教育
  • C12:数据
  • C13:数据
  • C14:营销
  • C15:故事
  • C16:人物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特稿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公 司
    版面导读
    8家上市公司分食67亿元企业债
    中粮地产证实2.85亿出让收益权
    福耀玻璃 首季预增逾五成
    力诺太阳 无整体上市计划
    周金法:这不是国际玩笑
    招商银行 副行长陈伟辞职
    杭萧钢构公告安哥拉合同细节
    南京水运接获中石化油运大单
    帝贤B股权今天第三次拍卖
    建设机械被整体划转给新东家
    洪都航空大股东变更获批
    时代科技无法判断业绩变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8家上市公司分食67亿元企业债
    2007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其中上海机场发行额度25亿元,名列该批发债主体第三位

      □本报记者 何军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下达了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共95家发债主体,其中沪深上市公司8家,涉及发债规模67亿元。

      上周末,三一重工披露,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司获得了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5亿元人民币的发行额度。

      除三一重工外,获得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发行额度的上市公司还有韶能股份、上海机场、深高速、冀东水泥、华茂股份、安阳钢铁和北京城建,发行规模分别为6亿元、25亿元、8亿元、6亿元、4亿元、8亿元和5亿元,其中上海机场的发行额度名列该批发债主体第三位,仅次于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获得发行额度的8家上市公司对资金的需求都比较强烈,相关项目投资金额巨大,有的公司已经提出再融资预案,还有公司计划两年内追加借入30亿元短期过桥贷款。

      此次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发债主体涉及能源(307亿元)、交通(219亿元)、工业(190亿元)、城建(209亿元),高新技术及其他(67亿元)等五个领域,其中工业领域的上市公司最多,达到了4家,占获准发行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的上市公司总数的50%。

      国家发改委强调,发行本次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应按照核准的用途使用,不得增加或更换项目,可调减项目,但应保持发债规模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