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渣打等4家外资银行本地子银行的获批,国内对外资银行的关注也掀起了一个热潮。一时间,很多人觉得很快就能去外资银行享受优质服务,或是认为中资银行的“灾难”即将来临。
其实,出现这些看法都是因为对外资银行的认识存在误区。首先,外资银行成为本地居民身边的银行,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就以最简单的开设本地居民人民币账户为例,保守估计要等到4月下旬方能开展,更无需说发行理财产品、信用卡、代销基金等业务的逐步发展,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此外,对银行来说非常关键的营业网点,也是外资银行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的难题。即使在外资银行网点投入最多的上海,单个外资银行的网点数一般不超过5个,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与广大客户的距离。
其次,虽然没有一家外资银行希望自己的企业形象,被国内居民看作“高不可攀”,但这并不会改变它们去走高端路线。至少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本地注册后的外资银行只会将有限的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投入到产生利润最大的领域———高端客户群,而不是像四大国有银行那样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甚至那些中层客户,也不一定会成为外资银行重点追逐的对象,至多只是潜在客户而已。
走高端路线的必然趋势,意味着绝大多数人与外资银行的优质服务无缘:原因不是外资银行不愿意向某个人提供服务,而是这个人没有“资格”去享受服务。这个“资格”是什么?很简单,就是资产越多的客户,获得的服务越优质,同时不需支付任何额外费用;反之,资产越少的客户,即使能够开户,获得的服务也是一般(与高端客户相比),而且还可能需要支付费用。
最后,对于中资银行来说,“灾难”说恐怕也是夸张了。中资银行目前在综合经营的突破不大,此前也有全国两会代表提出修订《商业银行法》的议案,希望进一步为中资银行“松绑”。然而,虽说外资银行在华子银行的母行都是混业经营的金融巨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子银行在华业务也能够或是擅长混业经营。因此,中资银行如果能真正认识到竞争压力,能够真正把经营理念转到以客户为中心,所谓外资银行将带来“灾难”的说法,就会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