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产权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加息反成利好 浮债得宠
    央票利率止于何处
    企业债发行市场化改革思路浮现
    一年央票发行量再降
    07世博债3月29日上市交易
    企业年金基金债券开户有规定
    记账式三期国债4月2日上市
    降息预期减弱推高美元
    进出口行将发3个月期金融债
    人民币交易市场跌幅超百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加息反成利好 浮债得宠
    2007年03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从今年1月底开始,浮债指数一枝独秀、节节攀高 张大伟制图
      □本报记者 秦媛娜

      

      借助加息的“东风”,浮动利率债券近日晋升成为债券市场的新宠。

      自从央行宣布加息之后,一周以来债券市场在投资者谨慎观望气氛中保持了持续的弱势盘整,但浮息债券、特别是以1年期定期存款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券却以其可规避加息紧缩影响的独特功能,吸引了市场关注的目光,表现出较普通固定利率债券更强的抗跌性。

      据统计,以1年定期存款为基准利率的债券在市场中目前共有94只,包括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券等,其中金融债数量居多。按照发行说明,浮息债发行上市之后如果遇到基准利率调整,那么在下一个计息周期它所盯住的基准利率也会相应提升,因此比固定利率债券具有更强的避险能力,调整压力较小。

      “浮息债是一种很好的防御型品种。”国泰君安债券交易员汪朝汉指出。3月17日央行宣布加息之后,债市经历了全面的下跌调整,这一消息对于所有券种来说均是利空。但是从浮息债的利差调整幅度来看,其抗跌性显然要更胜一筹。

      按照规定,在加息之后的最近一次付息日,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的债券基准利率也会相应上升27个基点。但是从上周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其到期收益率的升幅并不足27个基点,这也就造成了其利差在加息之后的相应缩窄。以7年期浮息债为例,其利差就从加息之前的55个基点左右下跌至目前的48个基点附近。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屈庆指出,由于紧缩预期早已有之,因此浮息债的价值在加息之前就被嗅觉灵敏的市场所发现。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编制的浮动利率债券指数显示,从今年1月底开始,该指数便缓步爬升,加息之后的首个交易日甚至从115.07点走高至115.27点,昨日再攀到115.40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券总指数却在加息一周以来弱势不改,从加息前的115.83点落到了115.63点。

      但是在整体受到市场追捧的浮息债中,也因为期限不同而被分为“三六九等”。汪朝汉指出,因为短期内还看不到降息的可能,因此浮息债中的中短期品种受到了市场的特别关照,“持有的机构都不愿意卖,”给出报价的机构却一券难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浮息债近来市场关注度升温但是成交规模却并未显著增加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较长期限的浮息债也并不是一定就能够“畅销”,因为对于后市紧缩预期的担忧,投资者谨慎接盘长债的理性操作在浮息债的交易中也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