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产权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中保国际去年扭亏为盈 净利5.1亿
    保险精算队伍扩容快速 我国首批非寿险精算师亮相
    瑞泰人寿副总段方晓: 投连险切忌等同股票“追涨杀跌”
    吴定富:应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现场检查
    北京保监局发布 保险兼业代理 试点办法实施细则
    专业养老保险经营机构进驻江苏
    信托业协会呼吁合理收取信托监管费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保国际去年扭亏为盈 净利5.1亿
    2007年03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太平人寿今年暂无内地上市计划 史丽 资料图
      □本报记者 王丽娜

      

      中保国际昨日给投资者交出了一份较为理想的业绩报告,受惠于再保险业务及投资收入的大幅增长,该集团去年实现净利润5.1亿港元,扭转了2005年亏损4.3亿港元的局面。

      年报显示,由于人寿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强劲增长,中保国际去年的毛承保费及保单费收入达123.7亿港元,比2005年大幅增长43.7%。在各项业务中,再保险业务对集团整体盈利贡献最大,实现净利润3.96亿港元,人寿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去年纷纷扭亏为盈,分别实现净利润1.56亿港元及337万港元。董事长冯晓增昨日表示,中保集团暂无回归内地上市计划。此外,旗下太平人寿今年也无内地上市的计划。至于以后是否上市,要视市场情况而定。

      再保险业务同比强劲增长5.4倍

      年报显示,中保国际再保险业务去年同比强劲增长5.4倍,实现净利润3.96亿港元,主要是受到承保溢利上升及投资回报强劲的带动。

      中保国际的再保险业务由旗下全资公司中再国际营运。中再国际主要从事承保全球各类再保险业务,但不从事亚洲以外的责任险业务。中再国际的主要市场为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中国内地、日本及欧洲等地。强劲的投资收入为去年度再保险业务的出色表现提供了主要动力。由于全球股市尤其是香港股市表现强劲、净投资收益率改善及投资受到保费增长带动而增加,令中再国际投资收入净额达3.03亿港元,比2005显着上升58.3%。其中,去年中再国际已经变现的投资收益净额达1.34亿港元,同比增长180%,未变现的投资收益净额为925万港元。

      中保国际董事会主席冯晓增表示,随着众多亚洲及其它主要经济实体的经济持续强势增长,加上投资市场旺盛,灾难损失低于平均值,全球大多数再保险人在去年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因此,大多数再保险市场及大多数再保险类别的续保条款及条件均相对稳定。尽管亚洲区再保险市场持续疲弱,中再国际仍将严守其保守但渐进的承保战略,以取得承保整体盈利的目标。

      展望未来,冯晓增表示,中再国际目前正通过北京及上海两个代办处,持续向内地保险市场扩张,并相信内地业务的增长前景非常具有吸引力。

      人寿保险业务五年来首次达到收支平衡

      中保国际去年的人寿保险业务实现净利润1.56亿港元,五年来首次达到收支平衡,该项业务2005年亏损1.6亿港元。中保国际的人寿保险业务由其在内地注册成立的太平人寿经营。太平人寿主要在内地从事人寿保险保单承保,中保国际拥有该公司50.05%的股权。

      中保国际表示,太平人寿自开始营运后的第五年达至收支平衡,符合该集团的长期策略目标。太平人寿强劲的表现主要来自强劲的保费增长,严谨的成本和费用控制及投资回报改善。

      受银行保险分销渠道的强劲表现所带动,太平人寿的保费由2005年的52.9483 亿港元增长49.3%,达到79.0265 亿港元。其中,由个人代理分销的保费去年增长74.8%,达 15.1 亿港元,团体寿险保费增长18.2%,达14亿港元。

      对于人寿保险业务,冯晓增表示,以后几年太平人寿将开展第二个发展阶段,计划通过增聘代理进一步发展其个人代理分销寿险业务。太平人寿也将继续透过寻求与银行保险分销伙伴更紧密之工作模式以扩大其银行保险业务。展望来年,太平人寿将于内地主要省级城市增开七家分公司,同时会进一步扩大其支公司网络,将具有强劲保险业务潜力之地区囊括在内。

      财产保险收入将继续扩大

      中保国际的财产保险业务由其拥有40.025%股权的内地注册公司太平保险营运。去年,太平保险实现净利润337万港元,而2005年,该项业务则亏损5299万港元。其中,太平保险去年的毛承保费由2005年的13.23 亿港元增长51.2%,达到20亿港元。

      太平保险营运五年来,去年首次达成了全年营运收支平衡的长久策略目标。冯晓增表示,太平保险的高级管理层将继续以盈利为本,集中拓展太平保险在内地的财产保险业市场。为了获得必要规模以优化其费用率,太平保险将继续扩大其于2007年的保费收入。同时,太平保险将集中于提高其承保控制及标准,以维持一个令人满意的赔付比率。太平保险计划来年在内地建立三至四个新省级分公司。

      各项业务占净利润分类统计

      (百万港元)

                             2006年度    2005年度    变化

    再保险                     395.66     73.61     5.4倍

    人寿保险                 156.60     (159.29)    不详述

    财产保险                 3.37        (52.99)     不详述

    企业及其他业务             (44.86)     (45.09)     (0.5%)

                             510.77     (183.76)    不详述

    商誉减值                 --         (250.00)    不详述

    股东应占溢利/(亏损)净额    510.77     (433.76)    不详述

      中保“第二总部”

      概念在沪浮现

      □本报记者 黄蕾

      

      中保控股集团旗下的中保国际昨日交出了一份令投资者还算满意的“终考成绩单”,内地企业太平人寿等的不俗表现,有望使中保坚定“返乡”步伐。

      加上旗下再保险业务的回流、集团大厦及后援中心的在沪筹建,中保上海“第二总部”概念基本浮出水面。

      作为一家长期在境外经营的民族保险企业,中保的思乡情结一直未解。在中保集团董事长冯晓增眼里,中保在内地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是牵动中保“一颦一笑”的关键。

      2006年初,中保定下旗下子公司全面盈利的目标,其中,太平人寿的盈亏持平被视为影响集团整体年度盈利增长的关键所在。整个2006年,太平人寿从上到下都弥漫着“冲刺”的味道,“今年打平”成了公司员工的“口头禅”。

      去年人寿保险业务扭亏为盈的表现,终于让“中保人”扬眉吐气,也将更加坚定他们夯实内地地基的决心。经历多年返乡历程,中保内地“太平系”概念已凸现,其中不难发现,太平人寿、太平养老、太平资产管理、太平后援中心总部均设在上海,上海毫无疑问成为其内地复业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