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专版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基金
    招商核心价值基金或将“全额配售”
    基金持有人结构现戏剧性变化
    鹏华旗下四封基拟分红近16亿
    94只基金实现经营业绩763亿元
    “成长焦点”不会追随短期热点
    《基金投资者教育手册》连载(十)
    基金天华10派5元
    泰达荷银首选企业基金首次分红
    富兰克林国海潜力基金放开申购
    华夏基金签约北京国企年金第一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持有人结构现戏剧性变化
    2007年03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开放式基金越来越受到普通市民的欢迎 资料图
      

      □本报记者 贾宝丽

      

      截至今日,共有22家基金公司94只基金披露了2006年年度报告。已披露年报数据显示,国内基金持有人机构正呈现出“开放式基金散户化、封闭式基金机构化”的局面。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已披露的开放式基金总份额为1077万份。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的份额为837.39亿,持有比例达到78.16%,较2006年6月30 日的持有比例上升了13.56个百分点,而机构持有比例则由2006年上半年末的35.41%减至21.84%。

      这一趋势在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身上显得更加明显。数据显示,已披露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总份额为442.17亿份,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在2006年末已经高达81.38%,较2006年中期41.1%的比例整整翻了一倍,增长速度相当惊人。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则从开放式基金加速撤离,持有比例已经从2006年中期的58.90%剧减至18.62%。

      有趣的是,封闭式基金持有人结构却表现出与开放式截然相反的结果。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已披露年报的17只封闭式基金总份额为265亿,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为61.87%,较2006年中期上升4.76个百分点; 而个人投资者的比例则从2006年中期的42.89%减至38.13%。其中,基金金盛、天华、普润3只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都超过了80%。

      从上述现象不难看出,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总是表现出不同的偏好。业内人士认为,机构投资者之所以将兴趣转移至封闭式基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随着多数封闭式基金到期日的临近,巨额分红预期,以及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使得封闭式基金出现了巨大的套利空间。不过,开放式基金个人投资者比例的大幅上升,除了有机构投资者本身撤离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散户投资者绝对数量在2006年后半年的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