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专版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专版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堵住公民权利流失的创口
    金融股定价权之争 将在A股H股两个市场展开
    警惕银行成为 高校负债基建的推手
    制度反腐缺位是腐败肆虐的根源
    单位自建经适房 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杭萧钢构事件折射信息披露“阿喀琉斯之踵”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堵住公民权利流失的创口
    2007年03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层层授权的立法体制,使得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作用受到削弱,公民宪法和法律的基本权利受到损害。我国物权法将公共利益限定在法律范围之内,是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伟大创举。但是,如果法律仍然授权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调整公民的财产关系,特别是调整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那么,我国物权法这项规定的价值就值得考量。

      □乔新生

      

      重庆市著名的“钉子户”博得了评论界一片赞扬。如今法院判决已经生效,虽然这幢房屋至今还矗立在那里,但冷静地想一想,其实它的拆迁已经在所难免。不过,回顾这个著名网络事件的整个过程,了解公众的普遍情绪,寻找其中的法律依据,对更好地处理此类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一事件的积极意义就在于,重庆市政府部门没有像以往在拆迁产生纠纷后的一些地方那样,自行组织强制拆迁,而是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所以,从程序上来看,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及参与的有关机构应该赢得公众的尊敬。

      按照我国城市规划法和相关法律,如果当事人不主动拆除违章建筑,政府部门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强制执行。这项规范所包含的含义是,政府机关在涉及拆迁问题时,必须主动接受司法机关的司法审查,不得自行作出决定、自己执行。

      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重庆市是否应该组织大规模的拆迁活动?公共利益的含义究竟如何体现?

      公共利益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国物权法起草过程中饱受非议的法律概念。笔者认为,公共利益具有合法性、合理性、普遍性。所谓合法性是指公共利益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譬如,根据防洪法或者其他的法律,政府机关可以征收征用公民的财产,但必须给予合理的补偿。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法律依据,比如没有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规定,那么,政府组织的拆迁行为本身就不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因而不具有合法性。

      但是,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一个行政主导的授权性的法律体系。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涉及公民财产的事项作出一般性规定,同时在法律中授权行政机关就法律的实施作出具体的规定。而行政机关可以通过行政法规或者授权政府部门制定部门规章,具体落实法律中的有关规定。在房屋拆迁法律体系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层层授权的法律规范链条。通俗地说,宪法规定保护公民的基本财产权利,法律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收征用公民的财产,而行政法规则授权政府部门制定补偿标准,部门规章则提供补偿标准确定的具体程序。在这样的法律体系中,长期以来,我国公民的财产权利被高高地举起、轻轻地放下,如果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抽象性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那么最终必然会承担败诉的后果。

      所以,如果不了解我国的现行法律体系,不了解公共利益实施的具体行为规则,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某些地方拆迁方会处于强势地位,而被拆迁方则处于相对无奈的境地。本来财产所有权人可以坐拥财产,从容地提出自己的条件,可是在现有的城市房地产拆迁法律体系中,被拆迁方却在不知不觉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只要房屋拆迁部门提出谈判价格,那么,被拆迁方就不得不为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而四处奔走。因此,不改变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不堵住公民权利流失的创口,那么,今后此类事情还会不断发生。

      我国物权法将公共利益限定在法律范围之内,是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伟大创举。但是,如果法律仍然授权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调整公民的财产关系,特别是调整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那么,我国物权法的这项规定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所以,必须改变授权性立法模式,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解决公民财产权的保护问题,不得授权行政机关通过制定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方式,规范公民的财产权利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调整公民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规范———比如税收关系大多仍然表现为部门规章,而在我国物权法中,又间接授权行政机关在住宅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制定具体的土地使用费缴纳办法。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已经通过,即将生效的物权法的一大遗憾。

      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需要系统的法律规范,如果法律体系存在漏洞,或者,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法律是漏斗形状的法律,那么,这样的法律文件越多,公民的财产权利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一定要树立宪法至上观念,减少法律体系缺陷给公民财产权利造成的损害,切断行政机关利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侵害公民财产权利的渠道,让公民的财产权利始终处于安全的状态。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