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对出口铁矿石征收300卢比/吨的关税(约合人民币52.5元/吨),这一决定从2月28日夜12时开始强制执行,但印度国会一直未对该政策表决,使得中印铁矿贸易显得扑朔迷离。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印矿出口关税短期内对中国市场冲击有限,但长期影响深远。昨日,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国外矿业企业已放出风声,明年的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可能还将上涨。
2006年,中印铁矿石贸易量7478万吨,占中国进口铁矿石的23%,占印度铁矿石出口的84%,短期内大幅度减少贸易量对双方企业均是难以承受的。2007年中国铁矿石需求量继续增长,通过国产矿增产、增加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采购量可以减少对印度矿的依赖,但是如果月进口量达600万吨左右的印度矿突然退出市场,一时难以弥补如此庞大的缺口。
同时,印度铁矿业也无法承受出口急剧减少产生的冲击,其80%的铁矿石出口量流向中国市场,一旦中国突然大量减少进口数量,印度矿无法转向其他国家出口,印度国内钢厂既无能力消化低品位铁矿石,其它国家也不存在增加进口印度矿的可能,不仅导致矿山减产或停产,相关部门如铁路和港口也将蒙受巨大损失。
北京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信息总监徐向春判断,如果因关税而涨价,印度矿的性价比将失去吸引力,促使中国钢厂寻求新的铁矿资源。预计双方博弈结果,出口商可能承担大部分关税成本,价格小幅上涨,并伴随贸易量有所减少。
事实上,印度已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钢铁工业发展目标:在未来15年内钢产量增长近3倍。为此,印度钢厂一直要求政府限制铁矿石出口。徐向春指出,印度征收铁矿石出口关税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其通过征收出口关税的方式限制铁矿石出口也就不足为奇,尽管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但不能认为此举是专门针对中国,应当理性对待。
徐向春表示,尽管矿业部门反对征收出口关税,但是控制资源出口是印度国内的主流观点,但印度矿出口减少是大势所趋,为避免短期内对铁矿业产生太大的冲击,也许最终征税方案会对原方案做适当调整,但不能对此抱有过高期望。
今后随着印度矿市场份额下降,中国钢铁业受制于人的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目前印度矿占国际铁矿石海运市场的12%,三巨头占73%。由于国际铁矿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巴西,其中三巨头投资占大多数。随着印度矿出口减少,所腾出的市场空间大部分由三巨头填补,这意味着三巨头的市场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在铁矿石市场的议价能力可能相应削弱,中方应积极采取措施,力争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徐向春说。他认为,印度铁矿石风波再次敲响警钟,中国钢铁业在铁矿石市场的被动地位仍未改观。如果不能高度重视投资铁矿资源开发,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仍将延续这一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