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公司调查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30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30版:信息披露
    长发集团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届二十八次董事会决议公告 暨召开2006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长发集团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4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长发集团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http://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3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公司负责人居亮董事长,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建国总经理,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田志伟总会计师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3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1)法人控股股东情况

      控股股东名称: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王亚奇

      注册资本:64,763万元

      成立日期:1992年9月10日

      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实业投资,国内贸易(除专项审批项目外),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规定的专营进出口商品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等特殊商品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开展对销贸易和转口贸易,承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业务,向境外派遣工程、生产及服务行业的劳务人员,国内外经济信息咨询。(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单位:股 币种:人民币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06年,是公司根据战略规划抓落实的务实年,公司经营班子遵循“抓住机遇,集聚物流,和谐整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团结协作,创新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推进了物流主业整合发展的进程。报告期内实现总资产108,410.04万元,比去年末减少1.60%;主营业务收入123,703.22万元,同比增长56.03 %;合并净利润853.04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20.40%,主要原因是06年计提消化了长凯公司下属新方特公司的坏账,且公司正处于对物流项目的投入期,大量的投入与产出尚不成比例,故实现净利润同比有所减少。

      一、2006年度主要经营工作情况:

      (一)积极拓展现代物流项目,为构筑现代综合物流的发展平台夯实基础。

      报告期末,公司向物流板块的长期投资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作为公司物流发展的标志性项目,陆交中心已通过市发改委立项审批和市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拿到了土地证。长发国际物流(常州)有限公司与常州遥观镇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89.64亩的征用土地(国有)协议,目前项目已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陆交中心和常州物流两项目共获得建设用地超过156亩,蕴含了公司资产的增值空间。

      陆交中心公共信息平台技术系统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信息管理模块日趋完善,并已开始发展初期免费会员。作为上海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和陆上货运信息发布中心,已经初显前期轮廓。

      公司现代物流产业已初步形成基地、网络、信息三大板块,夯实了集聚发展现代综合物流的基础平台,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06年评出的2005年度中国国际货代物流百强排名中,国际货运公司综合排名列第23名(同比向前提升5位),空运50强中排名第13名。守合同重信用评级审核由原“A”级企业晋升为“AA”级企业单位。

      (二)公司在加大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稳定发展科技实业,对科技实业企业进行了整合改制清理,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不断挖潜增效,保持科技实业板块稳步前进。

      气象企业坚持“立足高空、发展地面、拓展应用”的发展战略,上海气象仪器厂有限公司为新型产品SL3-1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办理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去年的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三)全面推进资产结构调整,积极加快资产盘整速度。

      06年公司的资产盘整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难。公司积极采用创新方法,有序地按资产盘整计划,对非主流企业以及一些绩差高风险的企业,主动实施有效退出。在大股东长发集团的支持和指导下,06年完成了宁波长发商厦有限责任公司90%的股权(其中上海仪电科技公司占10%)的转让;公司还采取断然措施转让了长凯公司的股权,消化计提了其下属的新方特1827万元应收帐款的坏帐准备,有效地制止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发展中的一些不足:

      1、企业内部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创新;

      2、企业规范运作的内控制度需进一步加强;

      3、在主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战略要进一步完善,主业发展的规模和盈利能力需要进一步扩大。

      三、2007年工作总体思路及措施:

      2007年,公司将再接再厉,实现新的“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聚焦物流。要继续扩大陆交中心等重大项目投资规模,通过收购兼并相关物流企业等方式加快产业链的延伸。

      二是坚持调整产业结构。要进一步加强对资产流动性、盈利性和稳定性的分析,将不符合主业或投资回报率偏低的资产逐步转让出去。

      三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以创造有利于物流主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流程。

      在贯彻落实“三个坚持”的同时,经营班子将根据董事会的要求,在07年度切实做到:

      1、融入上海物流发展的整体战略,进一步优化细化公司物流主业的发展规划,形成公司特有的产业特色和物流品牌。要尽快完善陆交中心、常州功能性物流项目的运营方案,并尽快整合好网点布局和资源配置。

      2、研究资本市场的规律和运作技巧,善于捕捉在资本市场中各种有利于公司发展壮大的机遇,在更宽广的平台上为广大股东谋取利益,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6.1.1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不适用

      按照财政部令第33号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财政部财会[2006]3号《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的规定及要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

      根据公司现有可预见的会计业务和事项,在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主要有: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公司将现行会计准则下对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变更为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变更将影响母公司当期损益,但不影响公司合并报表损益。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公司将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的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式,继续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本事项不影响公司损益。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公司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将由现行会计准则下的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变更为将符合规定条件的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此变更可能减少公司期间费用。

      (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职工福利费将由现行准则下按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变更为按实际发生数列入相关期间费用。根据公司的历史情况,职工福利费的实际发生数一般低于计提数,执行此项准则可能增加公司的当期损益。

      (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 号—借款费用》的规定,用于资本化的借款由现行会计准则下的专门借款变更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此变更将可能增加公司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减少当期的财务费用,可能增加公司的当期损益。

      (6)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的规定,公司将现行准则下的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日债务法。此变更将影响公司的当期损益。

      (7)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公司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由现行准则下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变更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此变更可能增加公司的当期损益。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6.5 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6.6 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意见"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6.7 董事会本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公司本报告期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不适用

      本公司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为8,530,372.33元,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4,985,610.19元,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620,754.18元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为2,924,007.96元,加上2005年未分配利润73,148,810.22元,加上未分配利润(其他转入)2,591,821.01元,2006年累计可供股东分配利润合计为78,664,639.19元。根据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拟定本次利润不分配,结转以后年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7 重要事项

      7.1 收购资产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7.2 出售资产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7.3 重大担保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7.4 重大关联交易

      7.4.1 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

      □适用√不适用

      7.4.2 关联债权债务往来

      □适用√不适用

      7.4.3 2006年资金被占用情况及清欠进展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新增资金占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截止2006年末,上市公司未完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清欠工作的,董事会提出的责任追究方案

      □适用√不适用

      7.5 委托理财

      □适用√不适用

      7.6 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公司持股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江发展商城有限公司和长江联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承诺, 长江投资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通过以后,其各自所持有的股份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在前项承诺期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的股份占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超过5%,在二十四个月内不超过10%。

      7.6.1 原非流通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做出的承诺事项及其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末持股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增减变动情况

      √适用□不适用

      

      7.6.2 未股改公司的股改工作时间安排说明

      □适用√不适用

      7.7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适用□不适用

      1、上海市高院于2005年6月对中广卫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提起的与我司的合同纠纷民事申诉案作出维持原判的裁定,遂中广卫星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申诉,最高院已于2006年4月、6月分别召开第一次、第二次听证会,本公司作为被申请人参加了听证。目前该案还在审理中,遂上海一中院中止了对该民事案的执行。

      2、2006年4月18日,丰台法院就中广卫星与我司合同纠纷中房产抵押的材料审核问题对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我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作出行政判决,根据中广卫星提供的具有明显瑕疵的证据判决中广卫星胜诉,2006年11月,北京二中院驳回我司的申诉;2006年12月28日,我司向北京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申诉书,现已立案,截止报告期末,案件尚在审理之中。我司于2007年2月6日继续查封了被执行人中广卫星名下的北京亚视大厦(现名为融信大厦)二至四层裙楼的房屋及相应土地使用权。

      §8 监事会报告

      监事会认为公司依法运作、公司财务情况、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公司收购、出售资产交易和关联交易不存在问题。

      §9 财务报告

      9.1 审计意见

      

      (下转D3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