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公司巡礼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天下
  • 11:时事·海外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基金
    获利回吐 封基成交创天量
    收入暴增 资本逐利基金股权
    泰达荷银首选企业基金经理陈少平认为 市场热点转换随时可能出现
    《基金投资者教育手册》连载(十四)
    长盛债券基金一季度表现优良
    股民为何选择万家公用事业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收入暴增 资本逐利基金股权
    2007年04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随着市场行情的转暖,基金公司盈利能力的逐渐提升,2006年业绩数据显示,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收入普遍出现爆炸性增长,基金公司股权的稀缺性已得到了各路资本的关注,国内基金业成为谁都想分一块的大蛋糕。

      □见习记者 安仲文 特约撰稿 翁嘉鸣

      基金业火爆 股权价格水涨船高

      康美药业日前发布公告,宣布拟以每股6.38元,购买广发基金1200万股,总出资达7656万元。这一出资额已达到该公司去年末净资产的5%以上,由于去年广发基金所有者权益2.59亿,也意味着康美将以超过200%的溢价进行受让。究其原因,广发基金去年超过50%的净资产收益率令相当多的同业公司向背,而国内基金行业向好走势也都成为促成交易的重要的因素。

      对利润的追逐支配了一切,不仅广发基金如此受人青睐,随着市场行情的转暖,基金公司盈利能力的逐渐提升,基金公司股权的稀缺性已得到了各路资本的关注,国内基金业已成为谁都想分一块的大蛋糕。今年三月份,兴业基金35.71%的国有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尽管标的价值达1.393亿元,超过净资产近2倍,但对包括外资在内的买家依然络绎不绝。

      事实上,外资对利润丰厚的国内基金业早就垂涎三尺。陕国投A上月底发布公告称,公司出售2500万股权给日兴资产的协议已经被批准。买家日兴资产是日本三大资产管理机构之一,该公司最终出资收购陕国投旗下20%的融通股份,不过转让总价款也从原来的7750万元变为9500万元。陕国投的正式退出成全了国内第一家日资参股的基金公司的出世。

      资本方与基金公司互利双赢

      与此同时,同业兼并和资本运作也在促使相当多基金公司的股东做大做强,这无疑对相关公司未来发展带来良好预期。意大利银行业一起银行间收购案,让中欧基金的外方控股股东实力明显增强。据外电报道,中欧基金的外方控股股东意大利的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与意大利最大信贷银行大众银行双方以换股合并的方式,组建总资产1260亿美元,总市值超过182亿美元的该国第五大银行———意大利联合银行,双方近日已经完成此项交易。

      本月初易方达的一则公告也同样表明了基金业股权变动备受资本追捧。易方达基金的公告称,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易方达基金股权(占本公司总股本16.67%)全部转让给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本次股权转让后,广东粤财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对易方达基金的出资比例分别为25%、25%、25%、16.67%、8.33%。目前,该股权转让事项已经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而国内券商上市的冲动也使一些基金公司股东换了东家。海通证券(海富通、富国)、国元证券(长盛)、国金证券、首创证券(中邮、银华)、东北证券(东方)纷纷被都市股份、S京化二、成都建设、S前锋和S锦六陆吸收合并,通过定向增发上市。换而言之,这些基金公司的股东已被置换成这些借壳上市的公司,然后再通过更名重显券商真身。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让观者眼花缭乱的“资本魔术”均将潜在提升相关基金公司未来的发展实力,而国内基金业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必然让资本方受益匪浅,互利双赢的市场格局显而易见。

      保险大鳄博弈基金业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系的身影最令业界揣测,保险大鳄进军基金一方面是看好基金业,但更重要的是显现其更大的市场野心。而在这场博弈格局中,巨田基金、中诚信托成为楚河汉界中两个重要的棋子。

      巨田证券和汉唐蒙难,让巨田基金一下子“国中无主”,各路豪杰争相争夺该公司的控制权。虽然巨田基金仅是深圳规模较小的一家基金公司,考虑到公司经营架构的成型化以及未来基金业的发展,购买依然是合算的交易。因此,巨田基金成为多个买家争抢的猎物也在意料之中。

      而拥有保险、信托、银行、资产管理,独缺基金板块的中国平安似乎对巨田基金是志在必得,此前有消息指出,平安保险正洽购与中国巨田基金管理公司35%的股份,代价或为数千万人民币,如果事成,可能使中国平安成为中国首家控股基金公司的保险公司。虽然目前尚无法预料最后结局,但保险大鳄即将悄然潜入的踪迹已不难观察。

      中国平安的上述动态显然剑有所指,此前平安的同业竞争对手中国人寿也正与包括中诚信托在内的多家机构洽谈收购事宜,如作为参股或控股国都证券、嘉实、中欧等多个关联方金融企业的中诚信托如被国寿收购,无疑将使这家中国最大保险公司的触角伸向基金业,使金融控股集团的梦想更进一步,而谁的伸展空间更大也意味着谁将占据更多的市场空间。

      在资本的追逐下,国内基金业最终将如何演绎?是互相蚕食、外资收购抑或合理拓展新天地?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