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信息披露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商学院
  • B7:书评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规范高管违规炒股 表面上容易实际上难
    股指期货有利提升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
    监控重污染企业 要防止流于形式
    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隐性原因
    煤电联动的成本 岂能都由公众承担
    不必过于担忧美国经济前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规范高管违规炒股 表面上容易实际上难
    2007年04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羽佳

      

      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作本公司股票,近段时间成了新闻,一些有违规行为的高管被揭露了出来,并且受到了处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再次出现,中国证监会与沪深两地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也将联手从制度和技术上进行“封杀“。有报道称,中国证监会正准备出台一份有关董事、监事和高管持股变动的管理规则,对可抛售的“25%”的基数作出明确的界定。上海证交所也已与中国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公司商定,通过登记公司后台系统,对董事、监事等高管持股进行锁定,制订技术手段,使超比例抛售不再出现。

      上市公司高管买卖本公司股票,在现行的《公司法》中已经得到了有条件的允许。当《公司法》作出这样的规定的时候,有分析认为,这是为了适应现在上市公司中对高管普遍推行的股权激励。其实,高管自行在二级市场买卖本公司股票与股权激励是有原则性区别的。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进行的一种“期权”式财富分配,有的上市公司从二级市场上购进流通股票,分配给公司内部有关管理人员,这是一种公开性的行为,这些持股人员也不允许在任职期间随便抛出股票。而现在说的高管炒股则是高管的一种个人行为。由于这些高管通常都是公司内幕信息的掌控人,因此他们参与二级市场一不小心就会触犯证券法规。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公司法》才对公司高管买卖本公司股票规定了六个月的锁定期,使高管能够有别于市场上一般的投资者。

      对高管违规炒股,进行制度上和技术上的管制,应该说并不是很复杂、很困难的事。因此,我们可以预计,随着制度上的完善并得到认真的执行,今后我们将很难再看到有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股被曝光的新闻,当然不能下保证说可以完全绝迹,可能还会有个别的“马大哈”忘了有关规定,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股民在短期内买进抛出,而且被他逃过了技术上的锁定。这样的高管,大概会受到人们的嘲笑,媒体会谴责他的公然违规,但坊间的舆论只会说这样的人太傻。事实上前不久揭露出来的一些高管违规炒股案例,已经被人戴上了“傻”的帽子,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股,绝不止已经揭露出来的那几个人,更多的人是查不出来的。道理很简单,上市公司高管要买进本公司股票,完全可以不用自己的名义,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家人甚至朋友的股东账户,或者把内幕信息在正式披露前提前透露给家人或朋友。

      如果以为通过有关部门进行了制度上和技术上的“锁定“,就可以杜绝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股的现象,不是过于天真就是无视市场现实。股票市场本质上是一个逐利的所在,上市公司高管并不是天生的“道德楷模“,作为内幕信息的掌控人,他们天天浸淫于“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资本市场中,很难抵御住违规炒股的诱惑。而从目前的制度来说,除了对用自己的股东账户违规炒股的现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管制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很大的难度。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股,我们固然应该采取制度和技术“双管齐下”的积极措施,杜绝“傻人”犯“傻错”,但我们更要认真对付的是高管中的“聪明人”。如果对一些高管利用家人、亲友的股东账户违规炒作本公司股票的现象束手无策,对高管将内幕信息透露给家人、亲友,从中渔利的现象束手无策,那资本市场就将只能处于混乱之中,市场的公正性也无从谈起。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的道德自律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市场现实制定更为严格的管制措施。也许我们无法到达理想的终极目标,但我们不能放弃这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