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连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一旦进入中国市场,也屡屡运用“蒙派”手法。某全球日化品牌,在电视媒体上大肆鼓吹“全国牙防组认证”。然而,所谓的牙防组不过是三两条枪、七八条凳而已。一些跨国公司拉大旗当虎皮,“科学”二字不离口,但在产品质量说明上却总是不科学地大言“七天美白”或是“排毒”,如此等等。
不可否认,“蒙派”营销的确为中国产品市场的发展注入了一股生机,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到“送礼只送脑白金”,再到大批靓丽的明星、代言人,蒙派将一批批“庭院深深”的产品推向了市场,顿然活色生香起来。但同时,产品质量终究不能忽视,消费者市场终究不容忽悠,中国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终究不容乱弹琴。
满腹委屈的“蒙派”抱怨道:保健品行业,甚至中国产品市场就是如此,你不忽悠就没法生存,产品积压如山,厂家忧心如焚,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替厂家解忧;你不忽悠,就会像赵本山的“卖拐”那样,别人不相信,到最后那把拐还得自个儿留着;也有厂家想扎扎实实地做品牌,但末了钱花了,品牌却没能做上去,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谁都知道,做一个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产品功能、质量,需要资金,更需要时间,少则三五年,多则几十年、上百年。想三两个月内把品牌做出来,怎么行呢?
品牌大师舒尔茨认为,目前的市场上充斥了太多的品牌妄语,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市场,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现象就是花钱做广告。
在“蒙派”眼里,舒大师的品牌论对于中国市场本身就是个妄语;因为对蒙派来说,做品牌根本就是个假命题,人家恐怕压根就没真正想过做捞什子品牌,不过就是打着做品牌的旗号打个短平快。
当然,“蒙派”也的确有过内省与反思,将策划手法改头换面,换成了“蒙派营销”,并将自家的身份包装成了“咨询顾问”,以正视听。但“蒙派”终究是“蒙派”,市场上充斥的那些关于推销的所谓策划手法,既非科特勒所说的“推销产品的艺术”,也与真正的营销科学南辕北辙。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可以设想,某些推销工作总是需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他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
若干年前,我在校园读研。某日,偶遇一则校园招聘启事,某国外服装代理公司要招一名兼职文案。一轮面试后,我与老板坐到了一起。老板说:公司在代理一家国外初创的年轻女性服装品牌,要我给这个牌子的服装写些出自这个牌子服装的浪漫而凄美的爱情故事,要惊天地泣鬼神,有洋味儿,又能迎合国内年轻女孩的心理、气质。
可怜我没有领会“老板意图”,朝老板要故事原型资料。老板大手一挥说,高材生,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吧,一个月写上三两篇,把这个故事不断演绎翻新下去就行了。
公司看上去小有规模,老板看上去也不像奸诈之徒,而且天文地理满嘴跑,让彼时的我心生佩服,但即便如此,最后还是万分愧疚地给老板去了电话,说没能写出来,实在不好意思。事实上,倒也并非真的写不出来,而是觉得这样编故事,终归是对不住消费者,心理不踏实,做贼似的。
事隔几年,我还做起了营销咨询的活儿,看到了一幕幕“故事”背后的真相,甚至眼泪,甚至生命。我想,如果说那些个故事真有根有据,抑或并无伤及消费者权益,甚至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喜爱的商品背后的品牌心理需求,实现了品牌支撑,倒也无须置喙。但若纯属向壁虚构,忽悠、甚至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这样的“故事”还是早早闭嘴为好。
营销,归根结蒂,不仅仅是一种“推销产品的艺术”,也在考验着商家、营销策划人、代言人的商业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