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C17:基金周刊
  • C18:基金周刊
  • C19:基金周刊
  • C20:基金周刊
  • C21:基金周刊
  • C22:基金周刊
  • C23:基金周刊
  • C24: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4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4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4版:钱沿周刊
    深发展:全面介入客户人生
    “温柔一刀”与“蝴蝶效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发展:全面介入客户人生
    2007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深圳发展银行私人理财部总经理 周伟萱
      □本报记者 夏峰

      

      “财富管理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概念。”在深圳发展银行总部大楼里,该行私人理财部总经理周伟萱向记者表示,财富管理是一生的财务需求,投资、消费、子女教育、养老、税收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由银行来向客户提供。

      为客户建立健康档案

      周伟萱告诉记者,随着内地财富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眼花缭乱,但归根到底,银行竞争的核心是客户的感受。“为了获得客户的认同,除健康、医疗外,深发展还将向客户提供教育、养老等所有与人生相关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健康只是客户整个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环,子女教育问题、养老问题等都是客户一生中特定阶段的重要环节,深发展后续会进一步推出更多基于客户人生规划需求的新举措,真正做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据介绍,深发展去年已和全国主要城市的多家著名医疗机构签订协议,为贵宾客户推出一系列专属服务:预约挂号、医疗专家咨询、全程导医、紧急就医、健康与疾病评估等。同时,还可享受个人健康电子档案、免费体检、药店折扣等服务。“从客户反馈看,普遍对这种服务方式表示满意,更有新客户不断加入进来,因为银行不仅提供了金融服务,更使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周说。

      注重高素质理财师培养

      “理财师是银行客户服务的灵魂,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银行服务的水准。”周伟萱说,深发展对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高度重视,因此并不希望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是更看重人员的质量。

      据介绍,深发展的客户经理数量将很快增加至400人,其中每个客户经理的服务人数大约在150~200人。周伟萱认为,一个优秀的客户经理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标准:对客户的服务热情、细致;熟悉各种金融产品;人格成熟度高;遵守严格的道德、纪律规范。

      周伟萱坦言,由于国内理财市场发展历史尚短,整个银行业面临缺乏合格理财师的问题。据称,一个理财师的培养过程非常漫长,除了岗位前培训外,在职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加上其他技能的培养,如古玩鉴赏、高尔夫等,都需要银行持续的投入。

      在如何设置客户“门槛”时,周伟萱认为,在没有完成足够的客户积累银行不应以一个明确的数字来划分客户。周伟萱表示,中资银行如果对客户门槛设立一个标准,不利于对潜在VIP客户的培养。“许多客户只是把一部分的钱交给某个银行打理,如果银行因为客户暂时的资金量偏小而降低服务水准,很容易流失潜在大客户。”

      周伟萱强调,客户一旦踏进银行的门口,后者必须提供合格的服务,因为单纯“一张存折、一些存款”的客户关系,根本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银行业竞争形势。“客户关系越是薄弱,就越容易造成客户流动。”他表示,服务好现有客户,才是拓展新客户的基础。

      中外资银行各具优势

      作为拥有十余年在花旗银行工作经验的业内老兵,周伟萱在谈及中外资银行拓展内地财富管理业务的优劣势时表示,本地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数量庞大的优质客户群。

      周伟萱称,从银行客户层面来看,银行不应该也不能够使客户被动地接受产品或服务,这就决定了客户群在选择银行时的主动性,而银行之间的竞争就在于谁更了解客户,谁拥有更多的客户群体。“从这点看,中资银行的优势非常明显。”以我国的台湾市场为例,台湾目前有几十家外资银行,但有更多的本土银行同样经营得很好,关键就在于本土银行对本地客户更为了解,更为贴近。

      外资银行方面,则具备成熟的财富管理体系,但在中国内地并未真正开始提供综合性的服务,而中资银行则还处于努力进行产品研发、创新的时期,缺乏向客户提供全面服务的经验。总体而言,国内银行业目前提供的只是产品导向的服务,而非客户需求导向的服务。

      对于如何服务顶级客户,周伟萱也有自己的见解。“私人银行不应该是简单地增加客户服务,或是给予客户更多业务优惠,以免落入财富管理的‘升级版’。”周伟萱透露说,深发展将于下个月在深圳推出该行首个针对顶级客户的理财旗舰店,目前正在进行人员建制、培训、产品等准备工作。

      “深发展希望把最优质、最合适的产品,以及高水准的服务,提供给广大的中国客户。”在结束采访前,周伟萱向记者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