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C17:基金周刊
  • C18:基金周刊
  • C19:基金周刊
  • C20:基金周刊
  • C21:基金周刊
  • C22:基金周刊
  • C23:基金周刊
  • C24: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4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11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11版:艺术财经
    他们经验的是现在的上海
    季大纯上海美术馆个展
    山水之境
    放眼六十年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他们经验的是现在的上海
    2007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劳伦斯谈杨福东的新个展《断桥无雪》

      □邱家和

      

      上海香格纳画廊正在展出杨福东的个展《断桥无雪》(2007年4月30日结束)。展览现场放映着同名影片,由身着民国时期服装的青年男女在江南背景中演绎,片长80分钟,剪成8个片断,8个屏幕同时放映。画廊老板劳伦斯在现场向记者表示,没有一个观众能同时观看这8个片断,而这正是杨福东作品的特点:在他的影像作品中,试图让观众对作品产生多个视点。

      按劳伦斯的观察,杨福东这种极富创意的形式,其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绘画尤其是卷轴的观赏传统:观赏者随着画卷的展开而逐段浏览画面,仿佛在漫步中随意浏览,而不像西方的经典绘画,是悬挂在墙上用焦点透视表现固定的空间。不过劳伦斯更倾向于把他和徐震、杨振忠归为“我的下一代”。他对记者说:他们在新上海长大,是住在高楼里的一代,他们经验的是现在的上海,他们的问题就是现在上海的问题。因此,他们的作品让他激动。

      香格纳去年举办了10周年纪念展,囊括了31位合作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据记者观察,其中足有超过一半的艺术家(16位)涉足影像艺术。劳伦斯认为,尤其是其中70年代出身的年轻艺术家(也包括1968年的杨振忠),成长在影像文化环境里,大量接触国外最新的影像艺术作品,不愿意重复老师们的绘画实践,试图在新颖的影像艺术样式中创新。他说:“我觉得不管采用什么媒介材质,关键要有新东西。”

      杨福东的作品在拍卖场上只出现了一件,纽约苏富比2006年秋拍上拍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成交价为20,400美元。不过他却有着丰富的展览经历。劳伦斯指点记者,看哪些展览成为他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其中最关键的是2000年在上海与徐震、杨振忠的联展《有效期》,引起了国际策展人的注意,使杨福东走向了国际舞台。劳伦斯说,艺术家的展览经历很重要,对各种机构给艺术家发来的参展邀请,我们可以就机构和展览的重要性做出判断,给艺术家做参谋,看是否值得参加。杨福东的作品通常采用多个屏幕,所以他喜欢参加个展,也喜欢参加国际性的展览。他只愿意将作品卖给机构。劳伦斯还指出,近年来杨福东的作品进步很显著,而且他目前正处在创作旺盛期,不断有新的创意涌现,而新的作品,那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