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C17:基金周刊
  • C18:基金周刊
  • C19:基金周刊
  • C20:基金周刊
  • C21:基金周刊
  • C22:基金周刊
  • C23:基金周刊
  • C24: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4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上证研究院
    周天勇:务实为先力主渐进式良性改革
    寻租研究 让产权理论 更靠近世界真相
    努力促进央企又好又快发展
    ■多声道
    复活节与复活节经济
    存款保险制度宜循序渐进分步建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声道
    2007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多声道

      以市值取代净资产

      是上市公司考核趋势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4月7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上表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以市值取代净资产,将是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考核的必然选择。中国的上市公司是否能够顺应正在深刻转换的市场发展的要求,从原来的净资产管理转向更为市场化的市值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发展的空间以及整个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改善程度。

      我贸易顺差刚触“警戒线”

      基本正常

      牟新生(海关总署党组书记、署长)4月6日在《经济日报》上撰文提出,我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和特有的贸易结构,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现象将长期存在。国际上判断贸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贸易顺(逆)差额与当年进出口总额相比,在10%以内的为基本正常,这个10%也可称为贸易失衡“警戒线”。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10.1%,刚刚触及“警戒线”。比较当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德国54年以来贸易顺差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存在的大额贸易顺差基本是正常的。

      有选择地逐步放宽

      对跨境资本交易限制

      吴晓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4日从在印度孟买举办的“中印金融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将逐步放松对资本的控制。在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加强资本流向监控的情况下,将有选择地逐步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今后需要采取措施,控制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长。贸易顺差水平过高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需要采取措施,控制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长。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国内需求、说服更多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鼓励进口等。

      中国仍将以适度规模

      借用国外贷款

      张晓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4月6日在北京表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的中国仍将以适度规模、创新方式借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虽然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高居世界第一,银行存贷差庞大,整体资金供给形势已非短缺而是过剩,但由于储蓄转化为投资机制不畅等原因,目前中国资金供给仍是过剩与短缺并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公共资金缺口很大。中国借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要注意区域协调发展,突出行业重点,着力提高利用国外贷款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中国会合理、审慎使用国际商业贷款。